5分
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0836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010083643 ; 978-7-01-008364-3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机制现实性经验研究的需要,提出用以计量模型动态分析与统计经验分析的改进方法。根据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数据测算并绘制出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平均储蓄曲线和“非稳定均衡点”临界值;指出了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从“贫困陷阱”形成原因角度,对我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的关系进行深人的比较与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与相应的政策空间。依据拉姆齐消费动态模型中储蓄内生化分析框架定义的稳定状态积累率,建立了均衡积累率的模拟值测量模型;并采用动态分析方法,以中国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出的各项参数为依据,对中国储蓄内生化的均衡积累率进行了模拟,给出了我国以及东、西部经济增长中不同数量界面的均衡积累路径;通过对东、西部均衡积累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并给出了政策空间。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经济增长理论总结与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的主要目标;汲取相关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方法论框架中,适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分析的内容;并对相关计量模型加以适当改进,用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性及其成因,以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进行经验分析。主要包括“贫困陷阱”计量模型的动态分析方法与统计经验分析方法;中国东、西部资本存量差距及“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分析;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均衡积累路径的比较分析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视角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空间与对策建议。
目录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实性与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 研究的理论框架
1.2.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过程
1.2.2 索洛-斯旺模型分析框架
1.2.3 常数替代弹性(ces)模型的动态分析框架
1.2.4 拉姆齐模型的动态分析框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贫困陷阱”计量模型的动态分析方法与统计估算方法
2.1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动态分析方法
2.1.1 有“贫困陷阱”的计量模型分析方法
2.1.2 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关系计量模型
2.1.3 均衡积累率计量模型的动态分析方法
2.2 “贫困陷阱”分析模型中重要参数的测定与经验估算
2.2.1 “非稳定均衡点”临界值的测算
2.2.2 跨期替代弹性与风险回避系数的经验估算
2.2.3 资本存量、资本边际产出效率与贡献率的经验估算
2.2.4 技术进步速率与社会平均折旧率的经验估算
第3章 我国西部地区“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分析
3.1 资本存量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3.1.1 资本存量的估算
3.1.2 对东、西部地区资本边际报酬的计算和分析
3.1.3 东、西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3.2 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形成的“贫困陷阱”机制分析
3.2.1 “贫困陷阱”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模型
3.2.2 “贫困陷阱”机制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现实性分析
3.3 摆脱“贫困陷阱”,实现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空间
3.3.1 快速扩张资本存量,突破非稳定均衡点临界值
3.3.2 降低人口出生率,摆脱“贫困陷阱”
3.3.3 增强西部经济的科技实力,提高资本产出效率
第4章 我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分析
4.1 资本流动相关理论与指标界定
4.1.1 资本流动的概念理论
4.1.2 资本流动的指标及测算方法
4.1.3 资本效率的概念界定
4.1.4 资本效率的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4.2 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关系的分析框架及测量模型
4.2.1 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4.2.2 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关系测量模型及其检验
4.3 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情况的实证分析
4.3.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现状
4.3.2 区域间资本流动情况分析
4.3.3 区域间资本效率的对比
4.3.4 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规模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分析
4.4 研究结论与政策空间
4.4.1 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关系的分析结论
4.4.2 政策空间
第5章 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均衡积累率比较分析
5.1 均衡积累率的动态分析框架
5.1.1 均衡积累率动态分析的目的
5.1.2 均衡积累率动态分析模型
5.2 均衡积累率动态分析模型中的数据定义与口径调整
5.2.1 东、西部资本份额和技术进步速率
5.2.2 东、西部人口增长率
5.2.3 东、西部社会平均折旧率与时间折现率
5.2.4 东、西部风险回避系数
5.3 全国及东、西部均衡积累率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5.3.1 全国均衡积累率变动趋势的模拟及分析
5.3.2 我国东部地区均衡积累率变动趋势的模拟及分析
5.3.3 我国西部地区均衡积累率变动趋势的模拟及分析
5.4 研究结论与政策空间
5.4.1 全国与东、西部实际积累率的比较分析结论
5.4.2 东、西部地区实际积累率与*优积累率的比较分析结论
第6章 西部大开发中摆脱“贫困陷阱”困境的政策选择
6.1 推动制度创新,完善西部高水平资金平台的制度环境
6.1.1 造成我国西部地区“贫困陷阱”问题的制度因素分析
6.1.2 推进西部地区投融资体制创新的建议
6.2 实施差别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关键
6.2.1 我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宏观政策回顾
6.2.2 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差距的差别化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6.3 发展西部资本市场、建立西部融资中心
6.3.1 “贫困陷阱”内在机理及对西部的影响
6.3.2 建立西部融资中心的设想
6.4 强化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内部动力的政策选择
6.4.1 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因分析
6.4.2 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应采取的内部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附表
课题组已发表论文
节选
《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及实证研究》在对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方法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计量模型加以适当改进,用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差异性及其成因,以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进行经验分析。主要包括“贫困陷阱”计量模型的动态分析与经验分析方法;中国东、西部资本存量差距及“贫困陷阱”机制的现实性分析;我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分析;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中的均衡积累路径模拟与比较分析等。*后根据从不同研究视角得出的结论,给出了更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空间与对策建议。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1.8¥68.0 -
博弈论
¥9.9¥38.0 -
国富论
¥11.3¥35.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9.7¥58.0 -
图解资本论
¥15.4¥46.0 -
斯密评传
¥19.8¥45.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0.5¥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27.0¥55.0 -
资本论
¥22.7¥59.8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24.5¥49.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16.4¥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5.0¥35.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9.6¥58.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8.2¥35.0 -
财富从哪来
¥20.8¥65.0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16.8¥48.0 -
博弈论
¥25.9¥49.8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6.9¥69.0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48.4¥88.0 -
英国的经济组织
¥12.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