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地黄

包邮熟地黄

1星价 ¥15.6 (8.3折)
2星价¥15.6 定价¥18.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085489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10-02-01
  • 条形码:9787530854891 ; 978-7-5308-5489-1

本书特色

《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补血益血,益精填髓。熟地黄,味甘,性微温。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策划。

内容简介

《熟地黄》中药系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的发展始终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连,可谓唇齿相依。北宋刘恕《通鉴·外记》曾日:“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中药之研究已见诸文献,如《诗经》305篇诗文中曾记述了众多动物和植物,其中被后世作为药物之用的多达百余种。

目录

概述
异名
考证
来源与传说
1.来源
2.地黄的传说

品种与栽培
1.分类与品种
2.栽培

采收与炮制
1.采集方法
2.加工方法
3.中医炮制
4.储藏方法
5.现代炮制方法

药材鉴别
1.性状鉴别
2.显微鉴别
3.粉末特征
4.化学鉴别
5.商品规格

性味与归经
1.性味甘,微温
2.归经

功效与主治
1.功效
2.主治

临床应用
1.血虚诸证
2.肾虚诸证
3.精髓(精血)亏虚证

中医论述
1.熟地黄的应用与配伍
2.熟地黄的药论

服食方法
1.用法与用量
2.服食与宜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3.现代制剂
4.临床药用

古今方选
1.常用方选
2.常用中成药方选

历代食疗方选
1.主食
2.菜肴
3.汤羹
4.粥类
5.茶饮
6.酒类
7.其他(膏,丹,丸,散,煎)

常用养生保健药膳
1.四季养生保健
2.养颜护肤熟地膳
3.益智健脑熟地膳
4.养肝明目熟地膳
5.强筋健骨熟地膳
6.生发乌发熟地黄膳
7.补肾壮阳熟地膳
8.延年益寿熟地酒
展开全部

节选

地黄的生命活动从缩根发芽开始,形成幼苗,长成具有根、茎、叶的植株,然后开花、结果、衰萎,第二年春再次发芽,如此年复一年,直至死亡。这种生长、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在地黄的生命周期过程中,退化明显,是多年生的缩根草本植物,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周期: 苗期从缩根发芽到成熟前的这段时期,株高一般在10cm以下,增高迅速,时期一般为30~45天。 成熟期指苗期后至外形基本形成的时期。此期增长较缓慢,株高一般在10~30cm。出苗后约20天左右即可出抽薹现蕾,持续2~3周;这一时期形成大量的肉质根茎,时期长达3~4个月。 结果期开花后通过虫媒授粉,结出果实。由于授粉期只有一周左右时间,所以天然的地黄一般是不结实的。 衰萎期入冬后地黄茎、叶开始慢慢萎缩,即进入衰萎期。此时期长达2~3个月。 ②地黄的物候期 随着春、夏、秋、冬、温、热、寒、凉规律性的变化,随季节形成与此相适应的植物发育节律周期性变化的起止日期为物候期。 地黄的物候期一般分为萌芽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现蕾期、开花期、果熟期、落叶期和休眠期等8个阶段。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