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5350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 页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60535074 ; 978-7-5605-3507-4

本书特色

《美学与设计》是西安交通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美学与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重新解读了道家美学,重新解读了康德美学,并简要介绍了西方主要美学思想的历史过程:其次,把美学变成为对设计有益的指导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存在的各种审美观念,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反映了我国各人群对许多产品的审美观念和所喜好的色彩,并用这些审美观念作为产品设计、图文设计、环世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的指导思想。《美学与设计》是专著,适合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目录

绪论 **章 产品造型审美观念**节 审美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含义第二节 常遇到的现代审美观念第三节 我国传统审美观念第二章 颜色**节 色彩与心理感受第二节 青少年喜好的颜色第三节 大学生喜好的颜色第三章 设计美学的作用**节 造型时想什么第二节 工业设计与绘画的区别第三节 艺术在工业设计中的正面作用第四节 阻碍探索的因素第五节 工业时代引起新的审美观念第六节 新颖的含义第七节 影响我国现代审美观念的主要因素第八节 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主要困惑第四章 道家美学第五章 西方美学概述**节 康德主义美学第二节 席勒美育第三节 罗斯金美学思想第四节 西方美学观点简介第五节 西方现代美学一些观念问题第六节 敬畏自然的审美观念第六章 西方设计与艺术思想**节 西方现代主义第二节 西方现代道德体系的后果第三节 西方与工业设计有关的、艺术流派第四节 对西方楷模的批判第五节 结论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美学与设计》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学的基本观点。尤其是重新解读了道家美学,重新解读了康德美学,并简要介绍了西方主要美学思想的历史过程:其次,把美学变成为对设计有益的指导方法,总结了我国当前存在的各种审美观念,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反映了我国各人群对许多产品的审美观念和所喜好的色彩,并用这些审美观念作为产品设计、图文设计、环世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的指导思想。《美学与设计》是专著,适合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2)如何发现问题?1999年9月笔者对工业设计一年级30个新生进行过几个实验。**个实验:让他们对自行车的打气筒提问题。马上一个学生就问:“提什么问题?”应该由他发现问题,他却马上转化为老师应该发现问题。笔者回答:“你愿意提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然后要求他们把发现的问题写写来。从学生笔述结果看,他们对打气筒提的问题可以被分成三类。**类是与商业有关的问题,如“它的价位”、“是否品牌”。7个学生提出此类问题。此类问题与工业设计关系不大。第二类是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如“它的原理是什么”、“结构是什么”、“气压有多大”、“为什么采用圆柱形”、“怎么形成高压”、“谁发明的”。14个学生提出此类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考虑功能设计的出发点,它与工业设计有关,但主要属于工程设计的思想。这不是工业设计的创新主导思想。第三类是与用户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打气那么费力”、“能否设计袖珍式打气筒”、“是否有随身带的打气筒”、“是否有掌中打气筒”、“能不能用其他颜色”。7个学生提出此类问题,其中女生5人。这种思想符合以人为本的工业设计目的。换句话,大约四分之一的人能够提出属于设计师应该发现的问题。要准确理解这个实验结果,还需要补充四点。**,发现问题首先是一种思维习惯。如果笔者不指定“对打气筒提问题”,是否仍然有这么多人能够意识到打气筒存在设计问题?大部分回答:“平时根本没有注意到打气筒存在设计问题”。第二,女生力气小,使用打气筒时较容易发现使用问题,该题目可能对女生有利。第三,后来的设计实践课中表明,每指定一个题目,总会对有些学生有利,对有些学生不利,有些人对该产品缺乏使用经验,或日常没注意观察。他们对一个产品没有发现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发现其他产品的设计问题。那么,作为设计师如何才能发现用户问题呢?第四,如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和选择设计对象,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笔者也进行了实验。事实表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产品,从中都能够发现产品的设计问题。因此,要激发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好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产品和课题。当然,这种方法适合一年级学生。

作者简介

李乐山,1945年出生于四川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赴德,是德国设计学**位博士。专著有《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工业设计心理学》、《工业社会学》、《人机界面设计》、《设计调查》、《工业设计思想基础》(第二版)、《现代社会学》、《人机界面设计(实践篇)》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