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0659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13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203065968 ; 978-7-203-06596-8

本书特色

《老子通说》:《老子》或是一部诗作,《老子》或是一种语录体,《老子》有早期版本和后世通行版本之间的差异《老子》的思想取向究竟是什么?是倡导阴谋术,还是提供政治智慧?日忑倡导欺诈术,还是提供人生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道可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上贤;道冲而用;天地不仁;谷神不死;天长地久;上善如水等。

目录

自序导论:《老子》与“老子”**章 道可道(001-004)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005-008)第三章 不上贤(009-011)第四章 道冲而用(012-014)第五章 天地不仁(015-017)第六章 谷神不死(018-020)第七章 天长地久(021-023)第八章 上善如水(024-026)第九章 持而盈之(027-029)第十章 营魄抱一(030-032)第十一章 三十辐同一毂(033-036)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037-038)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039-041)第十四章 视之而弗见(042-045)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046-049)第十六章 致虚恒也(050-053)第十七章 太上(054-056)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057-058)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059-060)第二十章 唯与呵(061-066)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067-069)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070-072)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073-075)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076-078)第二十五章 有状混成(079-083)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084-086)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087-089)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090-093)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094-096)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097-099)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100-104)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105-107)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108-111)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112-115)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116-118)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119-120)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121-123)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24-128)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129-132)第四十章 返也者道之动(133-134)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135-139)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140-142)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143-145)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146-148)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149-151)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152-154)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155-156)第四十八章 学者日益(157-159)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160-162)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163-164)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而德畜之(165-168)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169-171)第五十三章 使我挈有知(172-174)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175-177)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178-181)第五十六章 知之者弗言(182-184)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185-187)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188-191)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192-194)第六十章 治大国(195-197)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198-200)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主(201-204)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205-207)第六十四章 其安也易持(208-212)第六十五章 古之为道者(213-215)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216-222)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大(219-222)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223-224)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225-227)第七十章 吾言易知(228-230)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231-232)第七十二章 民之不畏畏(233-235)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236-238)第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239-241)第七十五章 人之饥(242-244)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245-246)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犹张弓(247-249)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250-252)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253-255)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256-258)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259-261)附录(一)《老子》若干主要版本之异文及本书之“校正”(二)《校正》本主要参考文献(三)《校正》本使用符号说明
展开全部

节选

《老子通说》内容简介:《老子》的作者或作者们充满自信他们认为,《老子》提供的思想,是洽世的唯一良方不是每一个热衷于政洽事业的人都需要读这《老子通说》但身为帝王,或身为《老子》式的圣人必湏读这《老子通说》不同的人可以从《老子》中读出不同的信息和感受《老子》的魅力就在这种不同之中泵恒绽放。

相关资料

汉朝立国之初,出于休养生息的现实考虑,朝廷开始大力倡导以《老子》学说为核心的所谓“黄老之学”,这对于发展经济、统一思想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汉武帝之后,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意识形态政策的提出和逐步实行,黄老之学开始逐渐退出正统的思想领域。毕竟,当国家要积极地有所作为之时,这一学说便显示出了它的乏力之处。不过,在民间,黄老之学的影响力并不稍减,以至于当道教在东汉出现之时,就把《老子》奉为经典,而老子也因此成为道教徒的祖师。在汉朝之后中国中古时代的大分裂时期,特别是在魏晋时期,《老子》思想又成为“玄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唐朝,老子更受到朝廷特别的重视,原因之一是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为此,连道教在唐代都得到了超乎儒家与佛教的特殊地位。唐宋以降,虽然没有出现过道教勃兴或魏晋玄学大行其道之类的高潮,但《老子》思想的实际地位并未降低。在宋明理学之中,《老子》思想的影响显而易见。事实上,《老子》思想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只局限于修身养性的一面,而是在经世致用方面更有建树。唐宋以来,有籍可查的就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宗等皇帝着力注释过《老子》,并且阐述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共同肯定了《老子》的政治价值。在今天,《老子》式的智慧甚至被人们运用在商战之中,可以说使古老的《老子》学说获得了新的生机。因为老子的生平事迹太简单,缺乏明确可靠的记载,从司马迁开始,就记载了一些关于《老子》作者的不同说法。比如,还有一个叫老莱子的,也是楚国人,写过15篇著述,讲述的也是道家思想,而且这个人与孔子也是同时代的人。另外,孑L子去世129年后,根据史书的记载,周天子朝廷里的一位叫太史儋的人去见秦献公说:“秦与周本来是一家,两家合在一起500年后就会分离,分离70年后就会有霸王出现。”这是个预言家,当时有人认为这个太史儋就是老子,但也有人说根本不是,以至于司马迁*后也难以定夺,只好笼统地说,无论如何,老子一定是个隐君子,即出世而隐居的君子。总之,在历史上,《老子》比老子更受重视,而《老子》的作者也始终是一个历史之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