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8504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122085047 ; 978-7-122-08504-7

本书特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传输原理》:普通高等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在材料科学研究与材料热加工工程中,许多过程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是普遍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本书以微积分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系统而全面地剖析了动量、热量以及质量传输现象的物理特征,阐述了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的基本理论。
本书分3篇共13章阐述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及传质学的基本理论,及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每章后均安排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书末附录给出了必要的数据资料。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此类专业的研究生及其他相关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篇 动量传输
 第1章 理论流体力学的科学布局
 第2章 流体的两个主要性质
 第3章 理论流体力学的微分方程组
 第4章 工程流体力学
 第5章 边界层理论
 第6章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第二篇 热量传输
 第7章 传热学概论
 第8章 导热
 第9章 对流换热
 第10章 辐射换热
第三篇 质量传输
 第11章 传质学概论
 第12章 分子传质
 第13章 对流传质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在材料科学研究与材料热加工工程中,许多过程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是普遍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传输原理》以微积分为主要的分析工具,系统而全面地剖析了动量、热量以及质量传输现象的物理特征,阐述了流体流动过程、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的基本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传输原理》分3篇共13章阐述了流体力学、传热学及传质学的基本理论,及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每章后均安排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书末附录给出了必要的数据资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传输原理》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此类专业的研究生及其他相关的科技人员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首先让我们来观察和分析制动鼓铸件从浇注到凝固结束的全过程,如图0-1。铸件的形成经历了充型和凝固两个阶段,宏观上主要表现为流动、冷却和收缩三种物理现象。在充型过程中,伴随着流动过程,液体温度在发生变化,同时全部金属液内部成分的浓度分布也在变化。如果把整体铸件空间看作一个场,则在这个场中的某个物理量分布成为某物理量的场。在上述铸件充型过程中,金属液在铸件空间中的流动状态在不断变化,即流场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温度场和浓度场也在变化,如果冷却强度足够大,应存在着微弱的液体和固体的收缩,则应力场也在变化。而且这四场的变化是交织在一起,即耦合发生的。充型结束后,液体静止下来,铸件开始冷却凝固。在此过程中,在温度场变化的同时,存在着金属液的自然对流和已凝固金属的收缩和液体的收缩,收缩导致应力场的变化,在液一固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溶质分配过程,即浓度场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温度场、浓度场、应力场、自然对流现象在耦合变化。在铸件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流场不合理,则容易造成铸件的卷气、夹杂、冷隔等缺陷,也可能造成流动结束时温度分布不合理;如果温度场不合理,铸件凝固过程就可能不合理,造成收缩缺陷,如缩孔、缩松等;如果浓度分配不合理,则可能造成铸件中的成分偏析现象等。可见,在铸件形成过程中,流场、温度场、浓度场、应力场的综合作用决定了铸件的*终形态和*终质量。客观地描述铸件形成过程的四场变化,并加以有效的控制,是获得合格铸件的必要条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