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 ISBN:978730117311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301173114 ; 978-7-301-17311-4
本书特色
《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是刑事法律论丛。
内容简介
针对目前国内青少年网络被害日益凸显的现状,本书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使用多阶抽样方法,对收集的2400余个相关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界定青少年网络被害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首先对青少年网络的物质性被害、精神性被害和其他方式被害的现状作了调查,然后透过青少年网络被害状况分析了现行教育制度中的缺陷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了青少年教育理论,特别是对德育理论和危机干预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建议,并结合国外该领域先进经验,对现行的青少年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改革进行了探讨。本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适合关注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基本含义界定
**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形式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现状调查
**节 青少年网络物质性被害状况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精神性被害分析
第三节 其他被害分析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原因分析
**节 学校教育原因分析
第二节 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第三节 社会教育原因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基本理论
**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特殊性
第二节 强化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必要性
第三节 强化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可能性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关系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学校教育对策
**节 网络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学校教育对策的优化和完善
第六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家庭教育对策
**节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网络被害
第二节 完善家庭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第七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社会教育对策
**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社会教育对策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社会教育对策中外考察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中的国家对策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中的社区努力
第八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心理矫治
**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心理矫治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网瘾心理矫治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网瘾心理矫治中的作用
第九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危机教育
**节 危机的含义、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危机对于网络青少年的具体危害
第三节 危机教育的模式和基本方法
第十章 国外相关实务研究借鉴
**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现象研究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危害及原因研究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对策研究
第十一章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借鉴
**节 青少年沉溺网络的决定性原因
第二节 网络亚文化的消极作用
第三节 通过致害性实现的*终被害
附录ⅰ 调查问卷
附录ⅱ 主要参引书目
后记
节选
针对目前国内青少年网络被害日益凸显的现状,《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使用多阶抽样方法,对收集的2400余个相关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界定青少年网络被害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首先对青少年网络的物质性被害、精神性被害和其他方式被害的现状作了调查,然后透过青少年网络被害状况分析了现行教育制度中的缺陷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了青少年教育理论,特别是对德育理论和危机干预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建议,并结合国外该领域先进经验,对现行的青少年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改革进行了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适合关注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相关资料
插图:培养的目标基本锁定在知识的传授上,以满足人们了解历史、掌握技能、传承文明的需要;满足人类的生存、繁衍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学校被称之为传授人类文化知识的场所。①而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和普遍交往的社会,是由人所拓宽的另一个生存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就必须具备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素质。有人将这种素质归纳为五个方面的要求:一·足现代化的意识;二是较高的信息素养;三是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四足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五是具有合作共事能力和良好的个性。②在信息化社会中,由于社会所需的人才标准已发生了改变,教育面临着培养网络社会主体的崭新任务,因此必须重新制定培养目标。(二)学校教育的重点需要转移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播功能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但学校教育因其专门性、独立性与稳定性等特点,仍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学校必须对其自身的职能和主要的任务进行重新审视。③,才能维持这种主导地位。受到工业革命批量生产启发而建立的近代教育模式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是:班级授课制+阶段教学法。显然,教育变成了一种“塑造”,一种“训练”,而学生则成为被塑、被训的对象。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顺从、被动地接受训练。④也就是说,在以知识的传递、知识的理解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中,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获取知识,要求学生更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作者简介
赵国玲 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会常务理事。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7.1¥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8.9¥4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