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隶书张迁碑

包邮隶书张迁碑

1星价 ¥7.2 (4.8折)
2星价¥7.2 定价¥1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8655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00
  • 出版时间:2010-05-01
  • 条形码:9787543865556 ; 978-7-5438-6555-6

本书特色

《隶书张迁碑》为国家课题“书法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起步成功一条龙,循序渐进无师通,书法常识全包揽,精炼通俗助速成。书法经典的*新版本,永不落伍的综合书学,个体自学的良师益友,集体培训的*佳教材。

内容简介

作者原编著的《书法速成》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再版多次,现已停止再版。目前,仍有不少读者来函来信征订。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需求,作者在《书法速成》的基础上,收集多方的反馈信息,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运用新的研究成果,编著出本套《中国书法经典碑帖速成教材》。本书的编著体现了以下主要特点:
  1.循序渐进 本书在全书的章节编排和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编排上都特别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基本原则。例如:在点画书写技法一章的编排中,先从短横、长横教学入门,范字则是只出现了横画的“二”字和“三”字。接下来是悬针竖与垂露竖的教学,范字则是只出现了横画和竖画的“十”字和“干”字。依此类推,每学一个新的点画,范字则是已学过的点画和新学点画的组合。如此编排,点画与范字同步练习,科学合理,好教好学,让人容易接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速成教学效果。在章节顺序的编排上,先是介绍书法的基本常识,单字的书写技法,再到款式章法、作品临习、作品意临和作品创作,*后安排了临习古拓本的意义和古拓本图版。如此编排从基础入门到临摹创作,体系完整,一书到位,使教者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初学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甚至无师自通,快速成才。
2.字大量多本书是以字帖为主的临习读本,为使初学者清晰、明了地掌握点画书写技法和字形结构特点,编著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黑白翻转,适度放大和局部修正,使其既保持原来碑刻风貌,又具有墨迹美感。范字大,墨色深,底色浅,格线白,反差强烈,字口清晰,美观悦目。本书不但字形大而且范字数量也较多。在点画、偏旁和结构篇幅中,基本上做到了范字不重复。款式章法与作品临习一章中既有整个作品款式的范例,又有单个大字的临习,这样可使读者在学习创作中练字,在临习字帖中创作,使之临摹有范字,创作有范例,大大增加了学习者的练习空间,从而大大缩短了学习者的训练时间,以达到快速成才。
3.内容丰富本书篇幅不算太长,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全面。其内容的主线是从书法入门到书法创作,而附加的内容都是为主线服务的。为了增加本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书中还有机地穿插安排了一些有关书法知识和书家故事等内容。内容如此丰富多彩,既保证了版面不过于空泛不齐,又保证了内容不过于单调乏味,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读者的知识,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笔顺规范在平常写字和学习书法时,有些人不懂得笔画顺序,从而导致书写不规范,运笔不顺畅。为此,本书特意将范字和范作中的部分难字标注了笔画书写顺序,以引导学习者能按正确的笔顺进行书写。
5.科学创新本书特别注重轻松愉悦、科学创新的速成原则。其中“回宫米字格”较之任何一种习字格都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临摹五步曲”的临习方法既节约学习时间,又节省纸墨,也是强化记忆的学习捷径。技法规律口诀化使人学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运用自如,从而使之真正达到快速成才的目的。
在本书编著过程中,适当参考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见解,借鉴和引用了陈振廉、王冬龄先生等诸多行家的论述,得到了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资助,在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的具体关心和支持下,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限于作者的学识,不当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目录

前言致读者朋友
**章 隶书及其《张迁碑》简介
第二章 毛笔书法基本常识
第三章 回宫米字格介绍
第四章 点画书写技法
第五章 偏旁部首规则
第六章 间架结构原则
第七章 款式章 法及作品临习
第八章 作品范例仿作或意临
第九章 书法作品创作及创作内容精选
第十章 临习古拓本的意义
展开全部

节选

《隶书张迁碑》亦称《张迁表》,全名为《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此碑镌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二月。系故吏韦萌等为追颂故令张迂而立。碑高约317厘米,宽107厘米。碑阳十五行,行四十二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各十九行,下列三行。碑原在山东东平县,今藏山东泰安岱庙。前人对《张迁碑》评价极高。明王世贞评日:“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说其“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该碑方峻雄浑,古雅朴茂,天真烂漫,饶有奇趣。可惜该碑刻工不够精细,以致显得笔法粗糙,我们在临习时值得注意。

相关资料

插图:隶书是我国汉代的主要书体,故称“汉隶”。它起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复兴于清代,以至当今,仍是书法艺术中古朴方正、严谨庄重的一株名葩,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并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对古文字而言,隶书是一种草创的简化字。在秦代,一般只在管理工役和囚徒的下级官吏的行文中使用,这些官吏属于“隶人”,所用的书体就称为“隶书”。隶书继承了中国书法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观赏艺术性的特点,它的风采,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形式感,整体美观,笔法多变,方圆并用,结体整齐而不呆板,或秀美典雅,或庄重雄朴,或纵肆奔放,或奇丽跌宕,或拙中藏巧,静中寓动,平中见奇。隶书的分类有古隶、简牍隶、汉隶和清隶。在书法史上,汉代的隶书和清代的隶书堪称隶书史上的两大高峰。隶书的风格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内紧外松;二是内松外紧;三是介乎上述两者之间。所谓内紧外松,即字的结构中宫紧密,四周笔画舒展,成辐射状,形态秀美飘逸,如《曹全碑》等;所谓内松外紧,即字的内部结构疏松,四角撑足,字形方正端平,给人厚重大度之感,如《衡方碑》等;介乎两者之间的,结构既峻快雄强,又秀雅明丽,如《张迁碑》等。隶书的所有笔画,可以说都是由以下四种笔画变化而来。一为波画,形如蚕头雁尾,姿态很美;一为平画,形如玉做的筷子,两端略方,前后匀圆;一为撇画,向左下顺势掠去,与右下伸展的捺相对称;一为折画,即两种笔画的连写,但连写时必须另起一笔。

作者简介

万应均,辰午斋主,湖南宁乡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湖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现为湖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书法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心教授,全国师范院校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   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书法教育和书法研究工作,出版《大学书法》 《粉笔书法艺术》《书法实用教程》《书法速成》《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楷书艺术》《行书艺术》《隶书艺术》《书法》《毛泽东书法鉴赏》《大学书法教程》、《书法教程》等专著及各类教材80多种。所著专著及教材,既尊重传统又紧跟时代,融实用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近年来,在《中国书法》 《求索》 《艺术教育》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创造发明“回宫米字格”并获国家专利。书法作品为海内外珍藏。个人简历和书法作品收录在《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名典》和《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20多部书法典籍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