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生活探索

社会生活探索

1星价 ¥24.0 (3.2折)
2星价¥23.3 定价¥7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6000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2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65600036 ; 978-7-5656-0003-6

本书特色

《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论丛(第2辑)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是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所谓社会生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生活也包括相当丰富的内容,同时亦存在其*基本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生老病死等等。本书就是研究狭义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的学术专著。

目录

序言
婚恋卷
中国近代婚龄话语的分析:从清末至1930年代
恋爱自由与双重爱情标准——民国时期关于“爱情定则”论争的历史透视
男性爱情启蒙话语下的“贤妻”形象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青年婚恋观探析
红色苏区婚姻改造述论
抗日根据地婚姻建设述论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
“婚”与“不婚”:“文革”时期知青婚姻研究
“文革”时期婚姻支付、婚礼仪式的变动及其象征
80年代初露端倪的涉外婚姻
走出传统——当代中国离婚率高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从《中国式离婚》看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念的变迁
家庭卷
论五四时期家庭改制观
近代北京的家庭变迁研究
国家与市场双重作用: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
试论“文革”时期亲子关系的政治化
女性卷
20世纪初期女性话语中的“贤妻良母”
论五四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思潮
五四的社会后果:妇女财产权的确立
“妇女主义”:五四时代的产物——五四时期章锡琛主持的《妇女杂志》
中国共产党视阈中的乡村妇女解放——以1937—1948年晋察冀、晋冀鲁豫为例
民国时期晋西北妇女生育状况概述——以保德县百人口述调查资料为中心
1949—1966:新中国初期的男女平等观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妇女解放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降台湾女性小说欲望书写走势
历史重构与“自我”超越——21世纪女性写作10年
都市文明与女性文学关系论析
放逐式的同性情欲之女性欲望表达——以朱天文和邱妙津的同性恋代表作为阐释文本
“剩女”现象及其生存悖论
性伦卷
论五四时期的性教育思潮
五四时期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
五四时期的解放尼姑与废娼大游行
民国医药广告中的性——以《益世报》(1915—1925)为例
潘光旦的“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现代性爱观念与民国时期的非婚同居问题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性教育的兴起
张竞生与20世纪上半叶的性教育
鲁迅的性观念与性教育思想——近代性伦理思想解放的一个个案
全球文化语境中“代孕母亲”现象的面面观
综合卷
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论纲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节制生育思潮与实践——以桑格夫人来华为中心的考察
流行语反映的文化模式
我们为什么要有姓名?
“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回顾与走向”座谈会综述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节选

《社会生活探索》内容简介: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是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所谓社会生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生活也包括相当丰富的内容,同时亦存在其*基本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生老病死等等。《社会生活探索》就是研究狭义社会生活*基本内容的学术专著。

相关资料

插图:青年学生的早婚痛苦也是当时教育界人士关心的重要问题。如1916年9月10日,清华学校贴出布告:“自本学期始,凡本校学生在肄业年限内,不准婚娶,违者即认为退学,除径行函告各生家属外,特此通告,此布。”自那年以后,在招考章程里便申明高等科不收婚娶学生,中等科不收订婚学生。1922年6月,又有重禁早婚之令,并函校中各省同乡会,组织监察早婚委员会,互相纠察。“因为这个缘故,校中现在已结婚的,可谓绝无仅有。”1923级学生吴景超在谈到这些规定和措施后,赞叹道:“此事于同学身体上,自有绝大之利益。”①学校在致家长函里说:“早婚一事,历经多数教育家讨论限制之法”②,说明教育界确实很关心这个问题,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1920年代初期,彭允彝做北京政府教育总长时有禁止全国中学生结婚的通令。尽管这个通令的执行情况尚不清楚,像清华学校一样厉行禁止早婚规定的学校可能还不很普遍,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婚妨碍修学和经济独立既然已经在社会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它之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就是大势所趋了。四、理想婚龄的期望1902年,梁启超重点谈的是早婚之害,在文章末尾谈到了他认为当时中国尚不成为社会问题的晚婚之弊。结尾一段,他写道:“礼经日:‘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於戏!先圣制作之精意,倜乎远哉!”‘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这句话究竟作何解释,后儒各家理解差异很大。④梁启超是怎么理解的?从通篇文章的语气来推断,很可能是指婚嫁的实际年龄为男30岁、女20岁。而不是较为后来通行的理解:男30岁、女20岁指的是男女的*高婚龄,男20岁、女15岁即可婚娶。1904年,陈王在批判了早婚之弊后,提出:“昔三代礼制,尝言丈夫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其规定男女结婚之年龄太相悬殊,未可为法。今折中其制,男女之婚期皆限于二十五岁以后,庶乎其可矣。”

作者简介

梁景和(1956-),男,祖籍山东蓬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性文化》杂志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工作,是国内从理论上探讨社会文化史概念的少数学者之一。提出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认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文化史是需要历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探讨的学术领域,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故着手建设“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交叉学科。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等,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