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心理学

包邮管理心理学

¥25.4 (7.0折) ?
1星价 ¥25.4
2星价¥25.4 定价¥36.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4029354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2页
  • 出版时间:2010-07-01
  • 条形码:9787040293548 ; 978-7-04-029354-8

本书特色

《管理心理学》: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目录

**篇 理论基础**章 绪论**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二节 管理心理思想和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一、早期的管理心理思想概述二、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概述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测验法四、实验法五、个案法第二章 人性假设理论及相应的管理理论**节 人性理论的含义和意义一、人性理论的含义二、人性理论对管理理论的形成和管理实践的意义第二节 “经济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一、“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的含义二、X理论的基本内容三、与“经济人”人性理论和X理论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四、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第三节 “社会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一、“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的含义二、“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与霍桑实验三、“社会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四、对“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第四节 “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一、“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理论与Y理论的含义二、“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与Y理论影响下的管理活动的特点三、对“自我实现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第五节 “复杂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二、“复杂人”人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三、超Y理论的意义四、对“复杂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节 管理中的价值观一、价值观、工作价值观与管理价值观二、价值观与管理实践第二节 能力与管理一、能力概述二、能力与管理实践第三节 气质与管理一、气质的概念二、气质的类型和行为特征三、气质与管理实践第四节 性格与管理一、性格及其结构二、性格与管理实践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管理**节 社会知觉概述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社会知觉的类型与特征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四、社会知觉偏差第二节 组织中的印象管理一、印象形成二、印象管理的动机三、组织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四、印象管理识别第五章 情绪、情绪劳动与管理**节 情绪概述与管理一、情绪概述二、情绪的特性与管理第二节 情绪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一、情绪的发生机制二、情绪与管理活动效率三、情绪的自我管理第三节 组织管理中的情绪劳动一、情绪劳动的内涵二、情绪劳动的特征三、情绪劳动的结构四、情绪劳动的理论基础五、情绪劳动的策略第四节 情绪的预测及消极情绪的预防、转化和调节一、情绪预测的方法二、消极情绪的预防原则三、管理人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七法第二篇 激励理论及其运用第六章 激励与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节 激励和激励理论概述一、激励简述二、激励理论概述第二节 西方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三、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第三节 西方内容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一、深入分析、透彻了解被管理者的需要二、重视保健因素三、重视被管理者高层次需要的激发和培养第七章 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节 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一、期望理论二、公平理论第二节 目标设置理论一、目标设置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二、目标设置理论的发展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运用期望理论,增强管理工作的激励力量二、运用公平理论,维护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三、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激发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第八章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节 强化理论一、四种基本的强化类型二、强化的基本方式第二节 挫折理论一、挫折心理与挫折行为的表现二、挫折容忍力及其影响因素三、产生挫折的原因分析第三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一、运用强化激励,提高管理效能二、运用挫折理论,降低挫折的消极影响第三篇 群体人际关系与管理第九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第十章 群体人际关系的静态解剖与管理第十一章 群体人际关系的动态分析与管理第四篇 领导与组织心理第十二章 领导心理与管理第十三章 领导有效性理论第十四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第十五章 组织文化及其功能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管理心理学》主要内容围绕“一条主线”——管理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四个支撑点”——对人性的认识与分析是管理的基础,个体工作行为积极性的激励是管理的核心,群体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管理活动取得成效的保证,组织中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决定管理活动效能的关键等展开阐述。《管理心理学》的特色体现为:**,对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第二,理论分析和指导实践应用相结合;第三,有机地吸纳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四,参考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编写体例;第五,精选了与每章内容相匹配的案例。《管理心理学》适用于心理学、管理学等邻近专业本科教学。

相关资料

插图:3.管理活动中的群体心理管理活动虽然离不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但是在管理活动中,每一个个体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活动。众多的个体组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例如:班组、车间、科室、班排、教研室、研究课题组等。研究群体心理,使群体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取得更好的活动效益,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项基本内容。属于群体心理的内容主要有:群体活动的内在机制,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关系的调谐,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此外,群体心理又包括很多具体内容,例如: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士气等。在群体心理中,人际关系是一个核心内容。所以,本书用了较多的篇幅对人际关系进行静态解剖和动态分析。4.领导心理在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处于关键的地位,他们的心理与行为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而且他们受特殊地位、社会角色、领导者的职责与功能的影响,其心理与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领导心理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领导心理的内容主要有: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艺术、领导的选拔和培训、领导理论的探索等。当前,领导心理的研究一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静态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品质,揭示成功的、高效的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素质,揭示领导者的心理特性与领导效率的关系;动态研究主要探索不同的领导方法、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效应,为提高领导效率服务。

作者简介

赵国祥,理学博士。现任河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带头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心理研究》杂志主编。学术研究主攻方向: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论著16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