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中国散文史话
书友评价:“议论评述,非常精当。剪裁得法,选评俱佳。是作者自己的作品,不是剪裁拼接所来。 所谓论述,能写的短 ,就是本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783260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1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507832600 ; 978-7-5078-3260-0
内容简介
散文是我国正宗的文体之一,并与中华民族的文明一样历史悠久。它从那古老的年代汩汩流来,随着不同的时代而因物赋形,变换着自己的风格体貌,形成一条浩瀚明净的大江。这江中负载着传统的精神文化,融会着民族的悲欢哀乐,映照着人物的音容笑貌,也浮现着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
目录
**章 先秦散文是怎样走向成熟的
一 滚滚江水初发源
二 《左传》与《战国策》
三 从《论语》到《韩非子》
第二章 “汉文章”
一 “贾生才调更无伦”
二 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三 《史记》——“无韵之《离骚》”
四 略谈《汉书》
五 书信:早期的抒情散文
第三章 六朝骈文
一 什么是“骈文
二 三曹风采
三 嵇、阮幽愤
四 “潘、陆特秀”
五 不同流俗的陶渊明
六 骈文的鼎盛
七 抒情小赋的诗化
八 隽永的山水清音
第四章 唐代古文运动
一 什么是“古文运动”
二 漫长的酝酿
三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四 柳宗元散文种种
五 “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第五章 宋代古文运动
一 曲折的前奏
二 一代宗师欧阳修
三 “拗相公”的拗气
四 “苏文熟,吃羊肉
五 南宋的“抗敌”散文
第六章 晚明小品文
一 晚明以前的文坛
二 什么是“小品文”
三 山水小品
四 生活小品
五 嘲戏小品
第七章 清代桐城文派
一 什么是“桐城文派”
二 “桐城初祖”方苞
三 承前启后的刘大樾
四 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
五 桐城支流“阳湖派”
六 曾国藩与桐城文派的“中兴”
七 “文界革命”——散文的新曙光
节选
隋文帝杨坚是个励精图治的人,他也曾下过一道“圣旨”,命令不管写公文还是其他文章,都不能华而不实,并且把一个“文表华艳”的官员抓起来治罪。因为文章华彩而获罪,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文字狱”!当时有个名叫李谔的官员,进一步上书要求坚决革除浮华文风,他形容齐梁以来风气是:“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尽管他对描写风花雪月的骈俪文风批评得很严厉,但从这几句就可以看出,他这篇文章本身就是骈文。连要求制止骈俪文风的人也写骈俪之文,其改革文风的效果就不难想见了。
进入唐代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度中衰的儒学有所复兴。儒学要求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关切社会政治,在艺术方面“文质彬彬”,即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同时,唐朝是一个统一、强盛的大帝国,人们比较奋发、进取,自然就不会满意无病呻吟、风花雪月、萎弱无力的文风。所以,从初唐开始,要求改革骈俪文风的呼声就很强烈,如政治家魏徵,文学家“初唐四杰”,还有一些历史学家,都对齐梁以来的浮华文风作了猛烈的批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陈子昂,他不但在理论上批评齐梁时“彩丽竞繁”,提倡文章要有深厚的思想内容,要有刚健的“风骨”,而且在实践中也写出一些质朴充实的政论文,所以后代对他的评价一向很高,把他看作文风改革的先行者。
作者简介
萧华荣(1941~),生于山东掖县,长于青岛。1978年考为山东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留校任教。后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有《中国诗学思想史》等书及论文若干,已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等。
-
我与地坛
¥16.8¥28.0 -
茶,汤和好天气
¥10.4¥28.0 -
到山中去
¥9.6¥30.0 -
朝闻道
¥9.5¥23.8 -
简·爱
¥20.9¥59.8 -
茶馆
¥10.1¥36.0 -
浮尘万象记
¥18.1¥49.0 -
老舍谈写作
¥13.1¥29.0 -
月亮与六便士
¥12.6¥28.0 -
天真的歌
¥19.1¥59.8 -
昆虫记
¥13.3¥36.0 -
让死活下去-插图纪念版
¥14.4¥39.0 -
故乡的食物
¥12.7¥26.0 -
万物静观皆自得
¥9.6¥30.0 -
过日子
¥9.6¥30.0 -
夜航船:精编版
¥7.6¥36.0 -
百家讲坛-莫砺锋说唐诗
¥7.3¥22.0 -
人间草木/汪曾祺生活三书—
¥16.8¥39.0 -
明天照常,小山!托马斯·曼和小狗的山间时光(插图版)
¥16.8¥42.0 -
人间词话
¥10.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