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监控录像系统中人像鉴定问题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080935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10-06-01
- 条形码:9787208093539 ; 978-7-208-09353-9
本书特色
《监控录像系统中人像鉴定问题研究》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监控录像系统中人像鉴定问题研究》内容简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中城市中的很多重要场所和重要单位均安装了数码监控录像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全天候进行工作。 如果在摄像头的视野内发生了犯罪行为,将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因此,监控录像系统对发现犯罪、打击犯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资料
插图:鉴定人与一般证人出庭质证不同,一般证人参加质证侵害时间往往在出庭前。而对鉴定人的威胁主要在鉴定意见书出具以后以及庭审结束后。因此,对于鉴定人出庭参加质证的司法保护应延伸到庭外司法保护。对于发生威胁、恐吓鉴定人的情形,依鉴定人申请立即实施保护,必要时鉴定人可以要求更加全面的保护,如保护对象为鉴定人的亲属,保护时间可以在犯罪嫌疑人出狱后。除了对鉴定人实施积极的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外,更重要是在刑事法中,增加和完善针对威胁恐吓、打击报复鉴定人及其亲属的严厉惩罚措施。2.鉴定人出庭的技术保障根据鉴定人不愿参加质证的不同原因,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鉴定人不愿出庭时证据无法质证的问题。对于路途遥远、出庭不便的鉴定人,可以利用现代录像技术,将自己对监控录像证据的整个鉴定过程进行描述,并就鉴定意见形成的依据进行详细的论述。同时,展示鉴定过程中相关的鉴定资料、图片、录像,以使得法官有机会了解整个鉴定的形成过程,能够对鉴定过程是否科学、客观作出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法官和当事人无法对鉴定意见是否客观作出评价的缺陷。采用现代录像技术还不能解决鉴定意见证据的质证问题,如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鉴定人不出庭也可以参加质证程序。这种技术又可以称为实时通信技术,主要利用实时视听传输技术。实时视听传输技术实际拓展了法庭空间。在庭审质证程序中,鉴定人可以不出庭,但是在开庭时需要使用计算机与法庭的虚拟审判庭连接,当传鉴定人质证时,鉴定人与虚拟审判庭实际连接,在鉴定人计算机上能够显示庭审的实况。同时,在法庭的大屏幕上也能显示鉴定人的情况。如果案件特殊,需要保护鉴定人隐私时,法院在核实了鉴定人身份后,在法庭大屏幕上可以对鉴定人的五官进行技术处理,使得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无法看清鉴定人的真实面容,必要时还可以对鉴定人的声音进行技术处理。但同时可以在法院法官控制的计算机上显示真实的相貌。
作者简介
廖根为,男1976年生,司法鉴定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民法典
¥20.7¥42.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圆圈正义
¥25.4¥4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