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066655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100066655 ; 978-7-100-06665-5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散文作品集。文章主要围绕一个“情”字展开。这个“情”范围很广,有对人的“情”,如亲情、师情以及友情,也有对物的“情”,这里主要是指山河情。 本书作者王春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史著作数十种。
内容简介
王春瑜是一名研究型的作家,已出版文史作品数十种。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的散文随笔汇集,内容分为亲情、师情、友情、山河情四部分,有对亲朋好友的追忆和怀念,有对祖国美好河山、悠久文明的感慨和随想。文风流畅、简约,感情真挚、动人,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的共鸣。
目录
节选
《悠悠山河故人情》内容简介:童年时,寒舍僻处贫穷水乡,文化匮乏。但我在长兄从苏州带回来的书箱中,翻出好几本商务印书馆早年出版的儿童读物,爱不释手。长大后,特别是负笈复旦大学后,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则多矣。
相关资料
插图:但是,我自幼顽皮、淘气,不断给母亲带来麻烦。五岁那年,母亲下地割麦,跟我说:“小三子,你就跟妹妹玲英一起在家玩吧。”我不肯,偏要跟她下地。母亲只好同意。她带了两把镰刀,一把备用。母亲割麦时,还特地关照我:“你人还小,可不要拿镰刀啊!”话音刚落,我就拿起镰刀,试图跟她一样割麦,但手起刀落,砍在左脚背上,立刻鲜血直流,痛得我哭起来。母亲立即从穿的大褂上,撕下一块布条,把我的脚包起来,背我回家,一路上抱怨我:“你就是不听话!叫你不要碰镰刀,你居然拿刀割麦了,你才五岁,怎么拿得动啊!”转眼间,六十五年过去了,我的左脚背上,还留着那块刀疤,真是不听母亲言,吃亏在眼前。教训深刻啊!我六岁那年夏天,下了几场暴雨,河水猛涨,我和春才去河边玩,不小心栽到河里,幸亏春才及时挣扎着爬起来,向母亲报警,母亲赶紧请了邻人蒋国仕(俗称银二爷)等,跑到河边,我已被河水冲走,不见踪影。银二爷立即下河,游到河中心时,隐隐看到有个小辫子在沉浮(我留着所谓“分头”,夏天出汗多,母亲便给我梳了一根朝天辫子,还扎着红头绳)马上游过去,把我救到河岸上,倒提双脚,我吐了不少河水,才活过来。母亲受此惊吓,严厉禁止我和春才学游泳。家乡是水乡,河流密如蛛网,下河游水有着巨大的诱惑。直到1946年夏天,我九岁了,才在同庄小学同学王桂凤(后改名王瑞符)、王桂田、王斯鼎等的带动下,偷偷学会了游泳。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这年秋天,我在露天厕所如厕时,受一条突然穿过的草蛇惊吓,与我一起玩的小伙伴蒋宝佐发出惊叫,我猝不及防,后滚翻跌入农家积肥用的很深的厕内,遭到没顶之灾,吞进很多糟粕,至今每一思及,仍觉恶心、揪心。
作者简介
王春瑜,1937年生于苏州尚义桥。避日寇战火,在建湖水乡长大。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史著作数十种,代表作有《“土地庙”随笔》、《老牛堂札记》、《续封神》、《新世说》、《庙门灯火时》;《明清史事沉思录》、《看了明朝就明白》、《王春瑜说明史》、《明朝酒文化》、《中国人的情谊》等;主编文史丛书十余种,主要有《中国反贪史》、《中国人的脊梁》、《中华小通史》等;编辑史料多种,如《新编日知录》、《中国稀见史料》(41册)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