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

1星价 ¥18.8 (6.7折)
2星价¥18.8 定价¥28.0
商品评论(1条)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初版于1950 年,广受好评,其销量在同类作品中始终名列前茅。它上溯欧洲古典时代,下及21世纪初,娓娓道来西欧如何在数百年里逐渐兴起,创造出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该书视野宏大,内容广博,论述细密,见解深刻睿智,展示出历史的奥妙与魅力所在。   本册《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论述了从17世纪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欧洲人的头脑,奠定了对理性、进步的广泛信仰,而开明专制、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则是这些信念的实践。

2015-04-29 07:46:5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0231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10-10-01
  • 条形码:9787510023118 ; 978-7-5100-2311-8

本书特色

进步的代价该有多高?
理念与贪欲激发下的血与火
启蒙运动的*大读者是他们批判的教士与贵族?
英国激进主义者为何积极支持美国独立?
路易十六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导致了自己的垮台?
法国革命发端于贵族维护自己封建特权的行为?
议会制的英国为何*为坚决反对法国革命?
拿破仑为何能够通过公民投票而成为皇帝?

内容简介

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初版于1950 年,广受好评,其销量在同类作品中始终名列前茅。它上溯欧洲古典时代,下及21世纪初,娓娓道来西欧如何在数百年里逐渐兴起,创造出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该书视野宏大,内容广博,论述细密,见解深刻睿智,展示出历史的奥妙与魅力所在。
  本册《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论述了从17世纪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欧洲人的头脑,奠定了对理性、进步的广泛信仰,而开明专制、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则是这些信念的实践。

目录

序一 用“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世界史罗荣渠 1
序二 现代世界史的标准著作何兆武 4
序三 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刘北成 6
大事年表9

第1章 科学的世界观1
 1. 科学文明的先知:培根和笛卡儿3
  17世纪前的科学 3
  培根和笛卡儿 5
 2. 通往牛顿之路:万有引力定律9
  各门科学的进展 9
  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10
  牛顿的成就:科学的属望 15
  科学革命与思想界 18
 3. 关于人类和社会的新知识21
  怀疑论思潮 21
  新的证据观 23
  历史和历史学的成就 24
  对传统信仰的怀疑 28
 4. 政治学说:自然法学派31
  自然权利和自然法 32
  霍布斯和洛克 34

第2章 争夺财富和争夺帝国的斗争39
 5.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40
 6. 18世纪的世界经济48
  18世纪的商业和工业 49
  世界经济:荷兰、英国和法国 51
  全球经济中的亚洲、美洲和非洲 52
  西欧的财富:社会后果 56
 7. 乌得勒支和约后的西欧,1713—1740年59
  1713年后的法国和英国 61
  “泡沫骗局” 64
  弗勒里在法国;沃波尔在英国 68
 8. 18世纪中期的大战:巴黎和约,1763年 69
  18世纪的战争 70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 71
  七年战争,1756—1763年:在欧洲和美洲 77
  七年战争,1756—1763年:在印度 80
  1763年的和平解决方案 85

第3章 启蒙时代89
 9. 哲人和其他人90
  进步与提高的精神 90
  哲人 93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 97
  政治经济学 104
  启蒙思想的主要潮流 106
 10. 开明专制制度:法国、奥地利、普鲁士107
  开明专制制度的含义 107
  法国开明专制制度的失败 109
  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约瑟夫的改革 112
  腓特烈大帝统治下的普鲁士 117
 11. 开明专制制度:俄国119
  彼得大帝后的俄国 119
  叶卡捷琳娜大帝:国内纲领 120
  叶卡捷琳娜大帝:外交事务 123
  开明专制制度的局限性 125
 12.三次瓜分波兰126
 13. 新的骚动:英国的改革运动130
  “民主革命”时代的开始 131
  英语国家:议会和改革 133
  苏格兰、爱尔兰、印度 138
 14. 美国革命141
  革命的历史背景 141
  美国独立战争 144
  美国革命的意义 146

第4章 法国革命155
 15. 背景156
  旧制度:三个等级 156
  旧制度下的土地制度 158
  1770年以后的政治文化与公共舆论 160
 16. 法国的革命和改组162
  财政危机 162
  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163
  下层阶级在行动 166
  国民议会的*初改革 169
  宪法的变革 173
  经济和文化政策 175
  与教会的争吵 177
 17. 革命和欧洲:战争和二次革命,1792年180
  革命的国际影响 180
  战争的来临,1792年4月 182
  二次革命,1792年8月10日 184
 18. 非常共和国,1792—1795年:恐怖统治185
  国民公会 185
  向恐怖时期过渡的背景 187
  国民公会的纲领,1793—1794年:恐怖时期 190
  热月党人的反动 196
 19. 宪法共和国:督政府,1795—1799年197
  督政府的弱点 197
  1797年的政治危机 198
  1799年政变:波拿巴 201
 20. 专制共和国:执政府,1799—1804年202
  与教会的和解;其他改革 206

第5章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211
 21. 法兰西帝国体系的形成212
  **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瓦解,1792—1802年 212
  和平间歇时期,1802—1803年 213
  第三次同盟的形成,1805年 214
  第三次同盟,1805—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 215
  大陆封锁体系和西班牙战争 218
  奥地利解放战争,1809年 219
  拿破仑鼎盛时期,1809—1811年 221
 22. 大帝国:革命的传播222
  拿破仑帝国的组成 222
  拿破仑和革命的传播 224
 23. 大陆封锁体系:英国和欧洲229
  英国的封锁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230
  大陆封锁体系的失败 232
 24. 民族运动:德意志235
  对拿破仑的抵抗:民族主义 235
  拿破仑时代德意志的思想运动 237
  普鲁士的改革 241
 25. 拿破仑的倾覆:维也纳会议243
  俄罗斯战役和解放战争 244
  波旁王朝复辟 246
  维也纳会议之前的解决方案 248
  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 249
  波兰—萨克森问题 251
  “百日王朝”及其后果 253

出版后记257
展开全部

节选

进步的代价该有多高?
理念与贪欲激发下的血与火
启蒙运动的*大读者是他们批判的教士与贵族?
英国激进主义者为何积极支持美国独立?
路易十六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导致了自己的垮台?
法国革命发端于贵族维护自己封建特权的行为?
议会制的英国为何*为坚决反对法国革命?
拿破仑为何能够通过公民投票而成为皇帝?

作者简介

R.R.帕尔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70),1990年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授予费尔特里内利奖。除本书外,另著有《18世纪法国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1959)等。   乔•科尔顿,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50-1989年任教于杜克大学历史系。   劳埃德• 克莱默,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敦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译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达尼肯《众神之车》、《COLLINS袖珍英汉双解词典》(香港)等。   孙福生,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历史系主任,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会长和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   周颖如,商务印书馆编审,主译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与周川合译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托马斯《林肯传》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