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112798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4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811279863 ; 978-7-81127-986-3
本书特色
《化装造型与实操技巧》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化装造型与实操技巧》内容简介:香港回归祖国,促使香港、内地文化艺术界的交流合作异常频繁活跃。适逢新旧世纪交接良时,香港亚洲电视台-9曾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扮演刘备的表演艺术家孙彦军集思创建一所新型的演艺学院。拟建成的学院将是一所围绕电视生产开设各相关艺术与技术专业的综合职业高校,突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并以成品教学的理念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相衔、高度结合;师资配置上则采取聘邀有丰富创作9艺术生产经验的专家艺术家和专业艺术教育家结合的方式,突出双师型特点。曾在中戏、上戏、北电、北广、军艺、吉艺等校工作过的资深教育家和来自北影、长影、珠影、峨影、中央-9地方电视台、青艺、实验、上海、哈尔滨、广州等话剧院、团的艺术家们纷纷加盟办学。
相关资料
插图:谈到化装造型艺术,往往会让我们联想起人类文化由原始朴素的歌唱、舞蹈、音乐发展到戏剧阶段。为了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性格更为突出,便产生了面具造型与化装造型。化装造型艺术,伴随着戏曲、戏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八百多年前宋代的南戏至元朝的杂剧,再延续到近代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化装造型也在这些艺术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以京剧为代表的程式化的表演与艺术夸张,强化人物个性的化装造型,特别是对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充分运用红、绿、兰、黄、白、黑等颜色,对剧情中人物典型化的脸谱勾画,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近代新兴戏剧的产生由文明戏发展至现代话剧,在化装造型上较之戏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在放弃脸谱化的同时又强调了生活的真实造型。但由于受舞台的限制与观众之间距离差异,化装造型仍要以夸张的手法、浓烈的色彩去表现塑造人物,以满足观众视觉欣赏习惯的要求。20世纪初电影传人中国,它是继戏曲、话剧后又一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被称之为文学、戏剧、摄影、美术、建筑、音乐的综合艺术,又是以人表演为主体的视听艺术。因而更促进了人物造型化装艺术的发展,使其在以现实主义表演领域中获得重要地位。当观众看到银幕上的人物形象不真实后,就会失去对人物的信任和欣赏兴趣,由此可见化装造型在影视中的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李金祥,1956年6月21日出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化装造型部高级化装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会员。197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同年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化装造型工作室(现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2007年应聘于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电视制作系化装造型专业任主讲教师。主要影视作品:电影:《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木棉袈裟》、《七品芝麻官》、《徐九经升官记》、《陈毅出山》、《丹心谱》等。电视剧: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大唐情史》、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隋唐演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包公生死劫》、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孙武》、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死水微澜》、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朱元璋》、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副《三国演义》等。《三国演义》获1995年广电部长篇电视剧飞天奖,*佳美术奖(化装奖)。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3.5¥69.0 -
艺术教育
¥8.8¥26.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7¥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7¥30.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17.7¥49.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3.0¥2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5¥22.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9.2¥49.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