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14897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3页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109148970 ; 978-7-109-14897-0

本书特色

《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旅游论文集》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永联村——江苏省永联村发展道路研究报告(一)农耕文化篇论传承农耕文化的价值与途径传承巴蜀农耕文化、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努力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化的交融稻文化——亚洲人心灵的归宿继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以云南元阳梯田农耕文化为例试论中国农耕文化中的羊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实现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开发农业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基于福建省安溪县茶文化的调查分析傅玄农业思想评析肩膀上的故事浅析城乡统筹对农耕文化内涵及走向的影响论农耕文化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关中西部农耕文化传承与现代农业发展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关于构建美学农业技术学的思考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地方农耕文化促经济可持续发展传承古村和谐文化促进农村生态建设传统农耕文化孕育了现代企业文化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加快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粮囤的变迁(二)休闲农业篇在农业旅游中利用农耕文化遗产——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有机耦合农耕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乡村旅游形式的发展大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借鉴国内外旅游农业经验促进海南休闲农业发展我国农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农产品地理标志”与乡村旅游试析发展西藏农牧业生态旅游的几个问题扬农耕文化兴生态旅游淮南采煤沉陷区景观重构与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及传承发展北京的西瓜及其乡村旅游文化北京的桃及其乡村旅游文化论乡村旅游传播的方法与作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探讨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化转变与发展军垦旅游不只是精彩农村旅游经济在发展充分发挥乡村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探矿区治理新路扬生态休闲优势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及金融支持的调查思考红水河贫困乡村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三)新农村建设篇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与城镇化关联点研究德力斯台嘎查新农村建设成效给我们提供的有益启示浅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好新农村基于传统文化理念的农村城镇化战略初探嬗变时期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和谐新农村巴马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讨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传承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旅游论文集》内容简介:土地养育了人民,农耕孕育了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且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农耕文化的许多理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知,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上,农耕文化对维系生物多样性、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活环境、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关资料

插图:农业不仅作为一个产业部门而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它同时还承担着文化创造与展示的功能。长久以来,农业文化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深植于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丰富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延续着民族文化的意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产业类型的丰富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中的文化以及文化中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难以替代的独特魅力,农业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愈来愈引人注目的地位。目前,国内对农业文化产业大体上有两个描述维度:一个是文化产业的视角,把农业文化产业界定为围绕农业生产过程的各类文化活动及其载体;另一个是农业的视角,认为农业文化产业不简单指生产若干被赋予文化含义的农副产品,而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综合两种视角,我们认为,农业文化产业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将农业与传统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创造高文化内涵、高经济价值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文化产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两个层面。前者在生产过程和产品形式上关注传统,后者则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扩张性和形式新颖性。与之相应的,农业文化产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乡村旅游和创意农产品生产。一、发展农业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一)发展农业文化产业,可以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近年来,各地蓬勃发展的农业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