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诸病源候论译注(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 ISBN:978730011512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920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300115122 ; 978-7-300-11512-2
本书特色
《诸病源候论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内容简介
《诸病源候论》是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领衔,率当时名医集体编撰,成书于公元610年(大业六年)。全书共五十卷,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候,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症候。部分症候并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该书条目清楚,内容丰富,是中国历史上*早,内容*系统、*全面的病因、病理、症候学专著,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诸病源候论》的文辞相当繁杂,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又很深奥。为了方便读者对该书的阅读理解,本书对该书原著进行了文白对照译注。
目录
凡例
序
诸病源候论 卷之一
诸病源候论 卷之二
诸病源候论 卷之三
诸病源候论 卷之四
诸病源候论 卷之五
诸病源候论 卷之六
诸病源候论 卷之七
诸病源候论 卷之八
诸病源候论 卷之九
诸病源候论 卷之十
诸病源候论 卷之十一
诸病源候论 卷之十二
节选
《诸病源候论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内容简介:近现代科学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球,几乎冲决了一切与之不相容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堤坝,而在世界东方,却仍然屹立着一个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中国中医药学。它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的传统,经数千年的不断充实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有完整理论体系、丰富临证经验、精湛实用技术并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
相关资料
常为牙痛所苦,手足烦热疼痛,连站立也感到困难,整天不想动。第五是肌极,病人肌肉消瘦,色泽枯萎憔悴,能食但却不长肉。第六是精极,病人言语不能接续,上气不接下气,体内正气非常虚弱,五脏精气不足,毛发脱落,情绪悲伤,记忆力减退,容易忘事。七伤,一是指阴寒,即前阴部寒冷。二是指阴萎,即阴茎不能勃起。三是指里急,即小腹拘急。四是指精连连,即经常遗精,滑精。五是指精少,阴下湿,指精液不足,阴囊部潮湿。六是指精清,指精液稀薄清冷。七是指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即肾虚尿频,房事出现阳萎或早泄。七伤除上述外,还有按照脏腑身形所伤而分类的。如:**是大饱伤脾,脾伤则经常嗳气,身体疲倦,总想睡觉,面色萎黄。二是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则血少,血少则目无所养,两眼昏暗,视物不清。三是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则精气虚少,腰背酸痛,四肢厥冷,腰以下更冷。四是受寒饮冷伤肺,肺伤则见呼吸气短,咳嗽和鼻塞不通等症。五是忧愁思虑伤心,心伤则神志不宁,常见易惊、喜忘、善怒等症。六是风雨寒暑伤形,形体受伤则毛发肌肤缺乏营养,枯干失于润泽。七是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则精神恍惚,情绪忧郁。诊察患者脉象,若男子外形虽如常人,但其脉大而无力,便是虚劳的脉象。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黄帝内经.灵枢
¥17.6¥52.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问中医几度秋凉
¥38.2¥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中医诊断全书
¥24.2¥59.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回生集
¥6.8¥9.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神农本草经
¥19.6¥69.0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4.5¥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临床常用百方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7.9¥23.0 -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4.5¥10.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中医学:做自己的中医2
¥23.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