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1927-中国近代政党监督思想研究

包邮1900-1927-中国近代政党监督思想研究

1星价 ¥13.8 (5.5折)
2星价¥13.8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944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208094475 ; 978-7-208-09447-5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政党监督思想研究(1900-1927)》:人文社科新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到政党潜在的固有功能去思索,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等理论方法,以近代中国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思想言论为基本素材,深入挖掘和考析晚清、民初及北洋军阀三个时期政党政治理论中所蕴涵的“政党监督”思想成分,比较和分析其产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原因,阐述其对中国政治社会产生的政治影响,从而领略中国早期政党政治理论在中国现代民主进程中丰富多彩的思想面貌和在推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呈现政党政治在中国政治环境下形成、生长和发展的曲折历程。为欲知中国政党监督的独有特色,寻找其发展轨迹,考察其运行机制,从而预知中国政党政治在中国国情下应遵循的原则和发展形态,把握其发展方向者所宜读。

目录


自序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章 中国早期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早期政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二、中国早期政党的产生发展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政党监督思想
一、政党监督的目标指向
二、政党监督的基本内容
三、政党监督的基本原则
四、政党监督的力量支撑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政党监督思想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近代政党监督思想研究(1900-1927)》共26万余字,以近代历史为线索,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分别论述了晚清、民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政党监督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集中介绍了这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思想家、政党领袖。

相关资料

其中涉及政党政治的有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著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巴林顿·摩尔的《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法国莫里斯·迪韦尔热的《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德国罗伯特·米歇尔斯著的《寡头统治铁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美国莱斯利·里普森等著的《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等。这些都是从政党政治原理、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政党组织建设及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研究,至于政党监督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有专著。但这些关于政党学研究的专著是从事政党监督思想研究可供借鉴的参考素材。由于政党监督实质上是对权力的制约和对政治监督机制的设计,因此,政治监督理论必须要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思想中寻找渊源,如英国密尔的《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法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英国洛克的《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美国科恩的《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等,此类政治学专著比较多,不在此一一列举,无疑地它们是探讨政治监督乃至政党监督思想的理论依据。就国内而言,晚清时期的政党被看作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工具,通过知识传播的途径被知识分子引进到中国社会。梁启超主办的《时务报》总第17期(1897年1月)发表从《大日本杂志》翻译过来的《政党论》长文,对西方政党及其功用首先作了系统的介绍,从此开启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西方政党政治的热潮。

作者简介

朱联平,祖籍河南信阳,法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政党政治理论研究,发表《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运作机制的建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监督论析》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