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益智编-中华智慧经典

- ISBN:97871010750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0
- 出版时间:2010-09-01
- 条形码:9787101075052 ; 978-7-101-07505-2
内容简介
《益智编》初刻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入《四库全书》存目,至清末藏刻已片板无存。光绪十七年(1891),孙氏子孙根据家藏本再次翻刻,并由著名学者俞樾题签。此次整理校译,即以光绪年间翻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版本,并对校于相关史书。
《益智编》全书四十一卷,按前后顺序分为帝王、宫掖、政事、职官、财赋、兵戎、刑狱、说词、人事、边塞、工作、杂俎等共计十二类。孙能传主要择取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等经世实用的事例,列入各类之中。此次译著没有保留所有篇章,而是择选那些*能代表作者思想的、有关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的事例;如果相同事例有多个,则选取*有代表性、*易为读者认知的。
目录
定策
宋太祖之姊
吕端奉立宋真宗
翼储
解缙诗解父子怨
卷二帝王类二
宗藩
耿纯尽诛刘杨兄弟
沈景为河问王相
李迪墨笔搅清水
卷三宫掖类
后妃
李夫人不见汉武帝
文德皇后贺唐太宗得直臣
节选
《中华智慧经典·益智编》内容简介:《益智编》初刻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入《四库全书》存目,至清末藏刻已片板无存。光绪十七年(1891),孙氏子孙根据家藏本再次翻刻,并由著名学者俞樾题签。此次整理校译,即以光绪年间翻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版本,并对校于相关史书。《益智编》全书四十一卷,按前后顺序分为帝王、宫掖、政事、职官、财赋、兵戎、刑狱、说词、人事、边塞、工作、杂俎等共计十二类。孙能传主要择取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等经世实用的事例,列入各类之中。此次译著没有保留所有篇章,而是择选那些*能代表作者思想的、有关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的事例;如果相同事例有多个,则选取*有代表性、*易为读者认知的。
相关资料
【题解】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被贬为庶人,除李皇后,朝中拥立赵元佐的大臣也不在少数。其中宦官王继恩,因为在宋太宗即位的问题上起过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宋太宗派王继恩代天子巡视天下,这是宋朝立国以来首开重用宦官的先河。王继恩权重一时,他一直密谋拥立赵元佐为帝。当太宗临危、宫廷剑拔弩张之际,名臣吕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扶助太子即位的好戏。由于吕端处置得当,一场蠢蠢欲动的宫廷政变被消解,太子赵恒得以顺利登基为帝,是为宋真宗。吕端本人信奉黄老思想,奉行清静无为的政治策略,并无显著政绩。因此,曾有不少人反对宋太宗任用吕端为相,说他为人糊涂。宋太宗当即反驳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宋太宗曾以周文王自诩,而将吕端比作姜太公,显然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此次奉立真宗一事,吕端确实没有辜负太宗的厚望。太宗不豫①,宣政使王继恩忌太子英明②,阴与李昌龄、胡旦等谋立故楚王元佐③。宰相吕端问疾禁中④,见太子不在傍,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字⑤,令亲密吏趣太子入侍。及帝崩,皇后令继恩召端。端知有变,即绐继恩人书阁检帝先赐墨诏⑥,遂锁之,亟入宫。后问曰:“宫车已晏驾⑦,立嗣以长顺也,今将何如?”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后默然,乃奉太子即位。真宗既立⑧,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焉。【注释】①太宗:即太宗赵光义(939-997),宋朝的第二任皇帝。曾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在位共二十一年,庙号太宗。治政有为,但不善武功。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转而施行守内虚外政策。晚年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积贫积弱”局面。豫:安乐,顺适。②宣政使:淳化五年(994),宦官王继恩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后,特意设置此官奖励他。王继恩(?-999):北宋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宦官。宋太祖死后,皇后命他召回贵州防御使赵德芳继位,而他却召晋王(即后来的宋太宗)入宫,于是得到宋太宗的宠遇。王小波、李顺起义时,王继恩率兵镇压,太宗特意专为他设立宣政使一职。他手握重兵,骄横恣肆,放纵部下。宋真宗时更加专权,并泄露朝廷机密,*后被抄没家产,死在均州。③元佐(965-1027):宋太宗长子,封为楚王。按宋初金匮之书的约定,太宗死后应该由四弟秦王赵廷美即位。但太宗借故将赵廷美废为平民百姓,只有元佐一人为他四叔鸣不平。赵廷美死后,元佐就精神失常了。④吕端(935-1000):北宋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字易直。后周时累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入宋,任开封府判官、判太常寺兼礼院,曾出使契丹与高丽,颇受敬重。993年任参知政事,995年拜相。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死,力主太子继位,真宗得立。⑤大渐:病势加剧。渐,加剧。⑥绐:欺哄。⑦宫车:在这里喻指皇帝。⑧真宗:宋真宗(968-1022),名赵恒,宋太宗第三子。在位二十五年,社会经济繁荣,国家治理比较完善,史称咸平之治。1004年御驾亲征,在澶渊同辽签订和约,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先例。统治后期,以奸臣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伪造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院。
-
东京梦华录
¥17.6¥4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0¥30.0 -
二刻拍案惊奇-精装典藏本
¥12.9¥39.8 -
素书
¥11.9¥39.8 -
园冶-中华雅文化经典
¥15.9¥49.8 -
宋词三百首注评
¥11.5¥39.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天工开物
¥2.5¥12.0 -
盐铁论
¥25.0¥40.0 -
孙子兵法
¥18.3¥39.8 -
颜氏家训选译
¥6.3¥15.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
¥4.5¥12.0 -
楚辞选译
¥6.3¥15.0 -
道德经
¥19.3¥30.0 -
新书--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8.2¥24.0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5.9¥55.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六朝文絜全译
¥13.0¥40.0 -
论语解注合编(八品)
¥12.5¥36.0 -
《论语》注评
¥5.9¥14.0 -
《子不语》(插图版)
¥15.3¥39.8 -
浮生六记
¥6.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