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贸商品学

包邮外贸商品学

1星价 ¥8.5 (3.4折)
2星价¥8.5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00179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04-01-10
  • 条形码:9787565001796 ; 978-7-5650-0179-6

内容简介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商品品质、商品成分、商品检验、商品储存、商品包装、日用化工商品、塑料及皮革商品、纺织及服装商品、食品商品等。

目录

**章 绪论**节 外贸商品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商品质量第三节 商品标准第四节 商品分类第五节 商品质量法规与质量监督第二章 商品品质**节 商品品质的概念第二节 进出口商品应具备的品质要求第三节 影响进出口商品品质的主要因素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第三章 商品成分**节 研究商品成分的意义第二节 商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第三节 商品的性质第四章 商品检验**节 我国商品检验概况第二节 商品检验的方法第三节 商品检验的内容第四节 商品的分级第五章 商品储存**节 商品的储存条件及场所第二节 普通商品的储存第三节 食品商品储存第四节 鲜活食品储存第五节 危险品的储存第六章 商品包装**节 包装的定义、功能及分类第二节 包装材料第三节 运输包装容器的选用第四节 销售包装容器的选用第七章 日用化工商品**节 洗涤用品第二节 化妆品第八章 塑料及皮革商品**节 塑料制品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 几种主要塑料第三节 塑料品种简易鉴别方法第四节 天然革第五节 人造革和再生革第六节 皮鞋第九章 纺织及服装商品**节 纺织纤维第二节 织物的形成第三节 织物品种第四节 服装概述第五节 服装美构成第六节 服装质量第十章 食品商品**节 粮食与油脂第二节 乳及乳制品第三节 酒类商品第四节 茶叶
展开全部

节选

《外贸商品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将社会科学、经济学融合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外贸商品学》内容包括:绪论、商品品质、商品成分、商品检验、商品储存、商品包装、日用化工商品、塑料及皮革商品、纺织及服装商品、食品商品等。与商品学专业同类型书籍相比,《外贸商品学》具有内容较充实、全面的特点。它不仅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研究商品的品质、成分、检验、储存、包装,而且还详细介绍了主要商品的特性。全书强调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力求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外贸商品学》既可作为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及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外贸、商业等部门从事商品营销工作者的业务参考书和岗位培训教材,以及相关理论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相关资料

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的分类原则为:按商品的原材料,结合加工程度和用途以及工业部门来划分商品目录。据此分类体系将国际贸易商品划分为21类、99章、1011税目,每一项税目下又分成若干条子目。该分类体系采用4位数编码。(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简称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由联合国于1950年制定,在1951年国际会议上通过,在1960年和1975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它主要是为了便于统计世界经济,促进国际贸易,使海关手续合理化,联合国也据此编制国际贸易统计资料,以便对世界贸易进行系统的研究。《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划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分组,分组以下又细分为若干子目,采用4位数字编码。(3)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际间其他税则、统计、交通等分类协调制度,由海关合作理事会主持,经6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多年研究后编制的,于1983年以国际公约形式通过,并于1981年1月1日在国际上开始实施。它是*新的、系统的和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统一分类体系,当前世界各国正陆续采用。我国根据《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由国家商检局和海关总署分别编制了《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并于1990年和1992年发布实施。《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9章、1241节、5019目,其中第77章留空以增补新商品,第98、99章留空供各缔约国专用,该分类体系采用6位数字编码。4.国家标准商品分类体系建立国家标准商品分类体系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管理需要,以国家标准形式对商品、产品、物资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类编码,建立商品分类体系。我国于1987年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GB7635-87《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它为国民经济统一核算和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提供了统一的商品分类体系。《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把我国生产的所有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为99大类(其中12大类留空,供补充新商品),1000多个中类,7000多个小类,总计360000多个品种。本商品分类体系采用8位数编码,为四层次代码结构。5.商品的教学分类体系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对商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类,称为教学分类。商品的教学分类是为了合理组织教学、深入研究分析各类商品,以便解决各类商品的质量、鉴定、保管、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