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 ISBN:978751410422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11-03-01
- 条形码:9787514104226 ; 978-7-5141-0422-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这样的角度讨论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问题。**章从一般意义上构建了源之于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的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意在总结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研判标准;根据**章的结论,第二章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加以宏观审视,发现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第三章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是本书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辨,提出了“区域城市性”新概念,对城市化含义作出全新认识,认为城市化既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即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又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即结构转换型城市化。传统城市化道路追求的是人口转移,强调的是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新型城市化道路重视结构转型,强调的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而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会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升“区域的城市性”,正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据此本书提出,中国目前要走的新型城?化道路,应该是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而且,前者具有逐渐弱化、后者具有逐渐强化的趋势,结构转型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流。
目录
**节 源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重新认识工业化的含义
三、工业化的两个外延
四、基本结论:“产业一就业”拉动型城市化发展
第二节 源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城市化视角的社会发展规律
二、从经济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性公共品供求相平衡
三、从社会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社会发育程度相协调
四、从管理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管理能力相适应
五、基本结论:“经济一社会一管理”同步型城市化发展
第三节 源于自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城市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法则
二、城市规模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
曾国藩的经济课
¥33.2¥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9.7¥35.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国富论
¥16.7¥58.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 -
文化经济学
¥22.6¥60.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资本论
¥30.3¥59.8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7.4¥65.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思考.快与慢
¥51.4¥69.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1.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