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134111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11-05-01
  • 条形码:9787121134111 ; 978-7-121-13411-1

本书特色

什么样的空间可以作为宁静反思的庇护所? 这本富有启发的小册子介绍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安栖地,引导我们进入心如止水的佳境。本书中除了设计独特的庙宇和禅室,还包括其他建筑,比如一间铺满木地板的和室,一座冰雕的礼拜堂,一个镶嵌了玻璃片的帐篷,一间挂满了参差不齐红纸条幅的房间,甚至是一间像鸟类栖息地一般的“树屋”。没有任何元素将这些“安宁的捍卫者”统一起来,相反,本书的主旋律是关于色彩、形式、光线、材质独具个性又充满想象力的运用。不论是开阔的还是封闭的,便携的还是固定的,公共的还是私有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个急速前进、充满压力的世界,这样只为重新激活头脑和振奋精神而设计的空间,而是必须。 诗意的栖居 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可在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大都市,寸土寸金,耸立的高楼气势威武地排成了一片钢筋水泥的森林,严格的立方体结构,类似的内部格局,相同的玻璃窗户,它们却成了大多数年轻人在奋斗的间隙遥望的梦想。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让人们在赶路的途中步履匆匆,童年栽满花草的小园子和在缠满葡萄藤的秋千上晃悠而过的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像是一场没来得及遗忘的梦,“诗意”也成了一个陌生的词语,它在某个郊游的野外和泥土沁香一起扑面而来,或者在某个独自品茗的夜晚和茶水氤氲的气息一起升腾而起,它只是一次惬意的偶遇,一场美丽的意外。 海子曾说:“我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何等的诗意!中国人一直强调“安居乐业”,我们需要一所房子,或者说是一处居所,它像母亲温柔的子宫,我们在其中慢下来,静下来,卸下防备,摘下面具,素颜净心,与自己也与爱的人坦诚相待,它是世界中的世界,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心的停泊处。它不必奢华,甚至不需要宽敞,但是其中必须有自己气息、故事和历史。而在本书中,迈克﹒弗里曼就开始了这样的搜寻,他走遍世界,看那些栖息着灵魂的居所,它们不仅仅是逆旅之客的庇护所,它们还传承历史、承载宗教、表达理念,在不必宏大的一方空间里,历史流淌,灵魂净化升华。 日本是重视禅宗的民族,饮茶、打坐、禅思、冥想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岛国,弗里曼却带我们领略了种种富有禅意的冥想空间,它们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碰撞后的电光石火,辅之以工匠精雕细琢的手艺和居住者安定祥和的心意,便燃成了灿烂的光火,明媚璀璨。它们大多素雅,它们大多简朴,却在虚空之中蕴含了无限的深意。每一种建筑材料的选择,每一个盆景的摆放,每一幅卷轴画的悬挂,甚至是植物的选择或者空间宽窄的变化都经过精心推敲。这样的空间甚至不需要固定的形式,这可以是装在箱子里的折叠帐篷,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落英缤纷溪流潺潺的郊外撑起来,静坐其中便恍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们不是一个宗教民族,也许不需要一个可以疯狂起舞的教堂或者一个彻夜祈祷的礼拜堂,但我们都需要一个温暖舒服的地方,可以坐着安静地读一本书,听一首乐曲,或者和老朋友促膝交谈,不必慌张,不必紧迫,也不必担心被打扰。 也许从来都不是建筑或者生活赠予我们诗意,而是我们在心底肆意地舒展开诗意的枝芽,它吸纳阳光、倾吐芬芳。是这种诗意引导我们用自己的喜好和期望装饰一方小小的空间,让我们在这里与自己坦诚相见。迈克﹒弗里曼用他走遍世界收集到的图片和他所探寻到的故事,以一种精致细腻的方式,给我们讲述设计者和建筑师怎样把创意、个性和精巧的心意镶嵌在建筑的每个细节中,而居住者又是怎样心怀一份诗意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在安宁地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冥想空间的设计,包括冥想空间的功能和设计原则,并且选取了很多典型的冥想空间的设计实例,包括日本的茶道室、简单的小教堂、艺术家或作家工作的工作室。其中既有临时性的设计,也有永久性的设计,书中用照片和文字详细说明了冥想空间设计的特点。

目录

带你走进冥想世界简洁主义  转移视角 集中注意 自然能量 诗意地栖居(译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