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

¥43.9 (7.6折) ?
1星价 ¥43.9
2星价¥43.9 定价¥58.0
商品评论(1条)
liy***(三星用户)

内容丰富,但印刷不是很好

内容很好,但是印刷和纸张不是很好,很粗糙

2015-10-26 08:33:3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358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7
  • 出版时间:2011-07-01
  • 条形码:9787300135823 ; 978-7-300-13582-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对未来中国现代性图景进行了全方位思考。从多元现代性视野人手,探讨了儒学与法治、民主、市民社会以及未来中国文化理想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课题,其中借鉴了文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试图说明:中国文化的习性决定了,未来中国的现代性适合于走一条伦理本位、文化精英主导、治人而非治法的道路,而不能机械照搬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西方现代性模式;儒家夷夏之辨、王霸之辨思想对于重铸中国文化的*高理想、确立行业的自治与理性化、实现人的尊严与价值仍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目录

序(陈明) 
前言
导论  重铸中国文化的*高理想
 一一从夷夏之辨看
第1章  从多元现代性到中国现代性
  从文明冲突论说起
  现代性是多元的?
  奇特的东亚现代性
  追问中国现代性
第2章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礼治
  文化理论的启示
  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
  礼是关系本位下*有效的制度安排
  为什么不是“自由”? 
  从“礼”看儒学对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方朝晖,安徽省枞阳县人,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研究,对于现代中国学术在西学冲击下丧失“学统”的困境与出路,如何正确看待“中学”与“西学”之关系,如何处理儒学与现代性之关系,未来中华文明的方向等问题,思考尤多。其中涉及对现代中国学术滥用西方概念和照搬西方学科历史后果的清算,也涉及如何从文化心理基础出发研究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土壤,以及中国社会在自我整合方式、核心价值和文化理想等方面不同于西方的特点,等等。发表论著近300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