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465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20-11-08
  • 条形码:9787111346531 ; 978-7-111-34653-1

本书特色

由吴拓和于立辉编写的《机电控制技术》为了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原“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数控技术”等几门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起来,着重介绍几种关键的机电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元器件及其应用,旨在使高职学生具备从事机电设备操作、管理、维护与维修工作的专业能力,并且为其上岗后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获取日新月异的机电一体化制造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机械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方向教学的需要,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加强素质教育出发,将原“液压与气动”、“机床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数控技术”等几门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液压传动控制技术、低压电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以及包括数控、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柔性制造系统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在内的机电控制前沿技术,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电控制技术。本书严格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注重实用,突出基本概念,内容简明精炼,可供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使用,也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节机电控制技术概述 一、机电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机电控制的技术体系 第三节机电控制技术的重要地位及 发展前景 一、机电控制技术的重要地位 二、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思考题与习题 **章液压传动控制技术 **节液压控制基础 一、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三、液压传动的特点 四、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五、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及其选用 六、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 第二节液压元件 一、液压动力元件 二、液压执行元件 三、液压控制元件 四、液压辅助元件 第三节液压基本控制回路 一、压力控制回路 二、速度控制回路 三、方向控制回路 四、多缸工作控制回路 五、其他回路 第四节典型液压控制系统及其组成 一、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二、塑料注射成形机液压系统 第五节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及 故障分析 一、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二、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三、液压传动系统及装置的故障 分析及排除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低压电器控制技术 **节低压电器 一、开关电器 二、主令电器 三、保护电器 四、自动控制电器 五、电磁铁和电磁离合器 第二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控制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四、电动机控制的保护环节 第三节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 分析 一、机床电气原理图的阅读 二、C65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三、M712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 分析 第四节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检查 与维修 一、维修机床电气线路必须具备的 基础 二、电路故障的一般检查方法 三、CW6132卧式车床控制电路故障 及检修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检测与传感技术 **节检测与传感技术的基本知识 一、检测技术概述 二、传感器概述 第二节常用传感器与敏感元件 一、位移传感器 二、速度传感器 三、压力传感器 四、物位传感器 五、温度传感器 第三节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一、灵敏度 二、精确度 三、响应特性 四、线性范围 五、可靠性 六、测量方法 七、其他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技术 **节控制电动机 一、伺服电动机 二、测速发电机 三、直线电动机 四、步进电动机 五、自整角机 第二节同步电动机 一、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 结构 二、三相同步电动机 三、同步调相机 四、微型同步电动机 第三节直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技术 一、直流电动机概述 二、直流电动机的驱动 三、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第四节交流电动机驱动及其控制技术 一、交流调速的方案 二、晶闸管交流调压调速系统 三、变频调速 四、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 五、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 六、变极调压调速 第五节位置随动系统简介 一、位置随动系统的特征及分类 二、位置随动系统的构成及主要部件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可编程控制技术 **节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一、PLC的产生与发展 二、PLC的特点 三、PLC的基本类型 四、PLC的应用 第二节PLC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PLC系统的组成 二、PLC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PLC与计算机(PC)及接触器 继电器控制比较 第三节PLC的指令系统与编程方法 一、日本三菱公司F系列PLC指令 系统 二、日本立石公司C系列PLC指令 系统简介 三、PLC的编程规则及编程技巧 第四节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一、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二、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三、PLC控制系统在设计及使用上 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PLC的应用实例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 动控制 二、三物料自动混合控制系统 三、机械手PLC控制的程序设计 四、多工步机床PLC控制的程序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机电控制的前沿技术概述 **节数控技术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数控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数控系统的分类 四、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 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M) 第三节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 一、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概述 二、CAPP的基本原理 三、典型的CAPP系统 四、CAPP的经济效益 第四节柔性制造系统与计算机集成 制造系统 一、柔性制造系统(FMS)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第五节工业机器人技术 一、工业机器人的概念 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特点 三、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四、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参数和性能 指标 五、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六、工业机器人的感觉技术 七、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及发展趋势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