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一下!
本书作者运用历史与诠释的方法,紧扣“汉代名教”进行解题,不仅考察了名教概念的流变、内涵,分析了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与名分体系,而且着重对作为教化文化载体的经学和礼制、教化途径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在考察东汉后期出现的名教危机以及诸子的批判思想的基础上,对名教的价值和内在矛盾进行反思与现代观照。
- ISBN:97870101001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11-07-01
- 条形码:9787010100142 ; 978-7-01-010014-2
本书特色
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与价值理念,名教从汉代产生到近代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乃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名教发展史上,汉代是一个特殊的阶段,经历了发生、发展、定型、危机及转向等过程。由张造群编著的《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运用历史与诠释的方法,紧扣“汉代名教”进行解题,不仅考察了名教概念的流变、内涵,分析了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与名分体系,而且着重对作为教化文化载体的经学和礼制、教化途径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在考察东汉后期出现的名教危机以及诸子的批判思想的基础上,对名教的价值和内在矛盾进行反思与现代观照。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与价值理念,名教从汉代产生到近代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乃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名教发展史上,汉代是一个特殊的阶段,经历了发生、发展、定型、危机及转向等过程。 本书作者运用历史与诠释的方法,紧扣“汉代名教”进行解题,不仅考察了名教概念的流变、内涵,分析了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与名分体系,而且着重对作为教化文化载体的经学和礼制、教化途径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在考察东汉后期出现的名教危机以及诸子的批判思想的基础上,对名教的价值和内在矛盾进行反思与现代观照。
目录
引 言
**章 汉代名教的理论基础
**节 正名说
一、先秦儒家的“正名以正政”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立法明分”思想
三、名家与墨家的逻辑“正名”思想
四、秦汉之际的正名思想及董仲舒的“深察名号”说
第二节 教化论
一、先秦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
二、先秦法家的“以法为教”思想
三、西汉儒家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
第三节 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一、孔孟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二、韩非对正名与教化的融合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6¥14.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了凡四训
¥16.7¥49.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70.4¥88.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8.6¥36.0 -
敏感与自我
¥25.0¥49.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