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时期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研究

包邮历史时期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研究

1星价 ¥13.6 (6.2折)
2星价¥13.6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1542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11-09-01
  • 条形码:9787562154242 ; 978-7-5621-5424-2

本书特色

黄秀蓉编著的《历史时期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研究》是西南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探讨土家族妇女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所反映的土家社会性别机制之演变,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土家族源流与土家族妇女史之分期、史前土家族区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与社会性别、从廪君到巴国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家族源流与土家族妇女史之分期、史前土家族区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与社会性别、从廪君到巴国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等。

目录

前言绪论 社会性别视角与土家族妇女史研究一 研究意义与价值二 研究动态与问题三 理论定位与研究方法**章 土家族源流与土家族妇女史之分期**节 土家族历史源流简述第二节 土家族妇女史之时限与分期一 时间范围的限定二 历史分期问题第二章 史前土家族区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与社会性别**节 史前神话与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形态一 土家族史前神话系列二 史前神话传说与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第二节 图腾崇拜与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形态一 土家族史前“蛇”崇拜二“蛇”崇拜与土家族史前母系氏族社会形态第三节 考古遗存与土家族区域母系氏族社会形态一 大溪文化概况二 随葬品种类反映的两性社会分工三 随葬品数量和埋葬制度反映的两性社会地位四 随葬饰品反映的两性气质规范与社会地位五 小结第四节 史前土家族母系氏族社会的性别机制一 史前土家族社会性别机制二 史前土家族社会性别机制的生成条件第三章 从廪君到巴国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节 “土船夷水射盐神”——土家族社会世系传承的转型一神话传说体系的变化二 图腾崇拜的变化三 考古遗存的变化第二节 土家族区域社会世系传承转型的条件一 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世系传承转型的前提条件二 战争是社会世系传承转型的直接动力三 中原华夏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影响第三节 转型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一 转型时期的妇女生活二 转型时期的社会性别机制第四章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节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土家族区域的社会状况一 土家族区域的政治形态二 土家族区域的社会经济状态三 土家族区域的文化形态第二节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一 妇女与政治生活二 妇女与社会经济生活三 妇女与文化生活四 妇女与婚恋家庭生活第三节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土家族区域的母系遗存与社会性别一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的母系遗存二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的社会性别三 羁縻郡县及土司时期社会性别制度的形成机制第五章 清代改土归流后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节 清代土家族土司地区的全面改土归流一 土家族区域改土归流的过程……第六章 近现代大变局中的土家族妇女生活与社会性别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秀蓉,女,1976年生,土家族,重庆人,法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清代改流与中国西南疆域的整合》等论文数十篇。主持有《渝东南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中华大典·民俗典·地域民俗分典》编委,译有《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不曾停息的思维》一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