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建筑文化遗产-4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618430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20-12-03
- 条形码:9787561843000 ; 978-7-5618-4300-0
本书特色
金磊主编的《中国建筑文化遗产4》收录了众多建筑师的多篇写作,同时展示了“建筑百人栏”,邀请近百位建筑师、建筑传媒人、学生等在岁末年初对2012中国建筑提出畅想和希望。
内容简介
2012撵走了2011。2011虽没有2008奥运会的精彩,也缺少2010世博会的欢腾,但它对中国城市与建筑、文化与传媒界的影响却没有理由不让人关注,其中*重要的当属《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上路了,我们和专家编委团队成为践行中国建筑遗产研究与传播的行动者虽然,2012已有太多的猜测与可能,但这一年我至少坚信改变在心,积极行动能实现梦想,广博而跨界的建筑遗产传承是守望的风潮。跨界指跨学科研究,开始是边缘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等)的发展,后来是横断科学(如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崛起,再是综合科学(如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广义建筑学乃至未来学等)的涌现,它们不仅给当代科技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更为大量悄然兴起的复杂性研究,如巨型城市分析带来了突破性贡献《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并非以文化为研究对象,之所以借用“跨界”一词,不仅有它本身的演化足迹,也有它必然的时代需求。因为在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传播中,不乏开化与禁锢,崇尚与阻挡之势“跨界”要求:艺术与构造的交叉,科学与文化的共融,历史与人文的思考,技理与哲理的碰撞等如当代城市学已处于无边界的状态,不真正跨学科研究则难实现“城市化”如果说,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的《广义建筑学》是“跨界”建筑的经典读本,那么2011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全国政协“关于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作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试点领域”的提案,就同时强调了三大结合,即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互补。
目录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8.7¥59.0 -
为建筑看相
¥17.6¥45.0 -
小户型空间放大术
¥19.6¥58.0 -
营造法式
¥54.9¥98.0 -
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
¥58.2¥88.0 -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土漫谈(精)/大家小书
¥15.8¥39.0 -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中:砖雕集
¥284.2¥980.0 -
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原书第3版)
¥35.2¥90.0 -
重新设计城市-原理.实践.实施
¥20.7¥58.0 -
现代建筑
¥40.9¥114.0 -
寻找城市-一名建筑师的欧洲旅行笔记
¥20.7¥58.0 -
饰物 寓意-家装中的吉祥元素
¥7.3¥25.0 -
居家风水
¥23.0¥68.8 -
艺苑畅游丛书-锦彩纹饰
¥21.9¥58.0 -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6.6¥54.0 -
材料与空间:设计美学
¥40.4¥68.0 -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
¥29.1¥39.0 -
中国人居印象75年(1949-2024)
¥44.5¥58.0 -
T/CSOTE 0006-202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周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导
¥24.7¥30.0 -
未来人居: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作品精选集
¥118.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