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1星价 ¥7.4 (4.9折)
2星价¥7.4 定价¥1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lon***(三星用户)

经典问题的回顾

史学五朵金花之一的经典问题,反思与回顾

2012-07-07 00:08:1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32767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3-11-01
  • 条形码:9787561327678 ; 978-7-5613-2767-8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四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古史分期讨论、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中国并无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的观点。

作者简介

1937年10月生, 原青海师范大学校长,现为青海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在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开办的先秦史进修班学习,经徐中舒先生推荐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2、3期发表了《论奴隶制的历史地位》一文,否定中国经过奴隶社会,详细分析了古典世界和非古典世界的社会发展道路,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探索奖”。回到青海师范大学后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了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10 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奴隶制,写下了10篇论文,均以“从少数民族史看初始阶级社会的非奴隶制性质”为副标题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陆续发表。后把这10篇文章连同《论奴隶制的历史地位》等一共10余篇文章汇集成《奴隶社会并非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研究》一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获青海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后和李学功共同写作《三代社会形态——中国无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一书,书中正式提出夏商西周是村社封建社会,战国后是地主租佃制社会,获青海省哲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又写作了《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晁福林先生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对其评价道:“张广志先生这部大著是继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等先生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之后,又一部有分量、有系统的总结性的著作。”参与写作了由李学勤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书系”中的《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一书,书中同样贯穿着自己的中国无奴隶社会观点。因此为无奴派五家(黄现璠、胡钟达、沈长云、晁福林、张广志)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