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3427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111342755 ; 978-7-111-34275-5

本书特色

杨昭、杨勇平、张旭主编的《能源环境技术》力图让学生明白从源头治理的原则,应首先将可能的污染源从能源中分离出来,使燃烧产物中的污染物降至*小。 本教材的另一观点是能量的不易储蓄性。电能、热(冷)能虽然可以通过各种装置储存,但成本高,并因能量的蓄入和导出过程的不可逆性,所有蓄能系统,如冰蓄冷、抽水蓄能电站、各种相变材料蓄能系统等,都是非节能系统,是为解决负荷严重不均衡才可以发展的技术,如果大量使用,只会加速能源的消耗并增加环境污染。开发各种能量和转换中的“容量控制”,进行“按需供应”,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以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介绍了化石能源应用的相关技术及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重点讨论了能量转换与储存的基本原理、能量分析方法和工业过程节能的途径及评价方法。围绕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环境污染的控制机理,特别对臭氧层破坏及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广义热力学的观点分析了环境污染的本质。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能源环境概论,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方法,新能源利用及发展现状,节能新技术,环境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能量系统与生态环境,臭氧层问题、温室效应及二氧化碳减排,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能源环境技术》可供高等院校能源动力、环境工程和化工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同时也可为从事能源与环境问题研究及政策制定的人士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能源环境概论
1.1 能源的结构及分类
1.2 能源技术的结构及分类
1.3 能源资源与消耗
1.4 环境质量及污染控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方法
2.1 热力学原理及节能潜力
2.2 常用能量系统的用能评价及比较
2.3 分析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2.4 生命周期分析法
2.5 实例分析
思考题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