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099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7
- 出版时间:2012-06-01
- 条形码:9787010109930 ; 978-7-01-010993-0
本书特色
张慧瑜编写的《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共分五章。前三章主要以鲁迅的“幻灯片事件”为中心来讨论,这种视觉性遭遇所产生的多重主体位置本身已然打破了东方/西方的二元关系,而这种主体位置的分裂也使得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变得格外复杂。后面两章则继续把这种视觉呈现与主体位置的问题应用到对瞿秋白《多余的话》、丁玲《在医院中》以及当下电影《南京!南京!》的讨论之中。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现代性经验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早是对五四启蒙现代性的反省与对晚清现代性的重新探讨,继而是在“新左派”/“自由派”论战中对50-70年代中国历史与文化所具有的“反现代的现代性”的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思想与文化的现代性悖论的讨论,这些都构成了现代性议题的重要侧面。本书通过对视觉文化、主体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反省,一方面将中国现代性主体的讨论置于具体的历史关系/结构当中,另一方面又对西方理论自身进行一种自反性的解构。尤其是通过对鲁迅的“幻灯片事件”及早期作品、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丁玲的《在医院中》以及当代电影《鬼子来了》、《南京!南京!》的深入解读,对诸多与20世纪中国历史相关的重要问题,如启蒙、革命、中国主体的多重性等做出了新的阐释,如何理解这份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对当下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
作者简介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中国电影史和文化研究。近几年在《读书》、《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处发表文章,并参与1217俱乐部《话题》系列的写作。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走向海洋(八品)
¥18.5¥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21.2¥7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8¥3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8.9¥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9¥5.5 -
论中国
¥68.8¥8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