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

包邮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

1星价 ¥21.0 (7.5折)
2星价¥21.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1027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59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567102781 ; 978-7-5671-0278-1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9世纪俄罗斯音乐、民族乐派等。

目录

巴洛克时期音乐 **讲 维瓦尔第与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协奏曲 第二讲 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第三讲 交响乐之父海顿 第四讲 从“神童”到“全才”的莫扎特 第五讲 “乐圣”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第六讲 *后的古典主义大师勃拉姆斯 19世纪俄罗斯音乐 第七讲 悲情的柴可夫斯基 民族乐派 第八讲 捷克的“民族之魂”德沃夏克 20世纪现代音乐 第九讲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第十讲 勋伯格与表现主义音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序 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大多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这个核心,而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呼声常常被应试教育的功利色彩所挤压。大学教育的宗旨应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位品学兼优,具有强烈责任心、道德感和高雅情趣的人。这种全面培养人的教育方式是出于每个人对自我人格塑造的需要,还有社会现实对个体品格的要求。     人格的塑造应该是全面的。我国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院士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想想现在的某些教育乱象,我们是否觉得钱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刻诠释,对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呢?一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德才兼备、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他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这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它旨在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完善人格。“寓教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多么博大而朴素的真理。我很高兴拜读到上海大学的几位老师将不同时期、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介绍给大众的作品,特别是推荐给普通大学生,提高修养,启迪情操,开发智商,我认为是编写这部人文艺术系列教材的初衷。我们期待用优秀的艺术文化重构大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缺失的艺术修养,使学生在大学校园接触更多的艺术门类,形成富有个性的高尚艺术情趣。     艺术教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一是需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加强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打磨出一批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的艺术知识普及教材,这祥的教材一定需要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编写。从2009 年开始,经当时的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教授的诚邀,我担任了上海大学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亲自参与了上海大学各种重要的演出。上海大学校园里有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每年我都要亲自指挥上海大学盛大的新年音乐会。三年里,我也认识了一批对音乐素质教育充满热情的晚辈,他们大多已人近中年,有着长期从事艺术素质教育的工作经验。这次担任《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 编写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批上海大学艺术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中有四位具有高级职称,通过一年的辛苦策划、筹备,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了这部教材的编写。     这部教材精选了西方音乐史上十位杰出的音乐家,从他们*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入手,深入浅出地将十位音乐大师各自的传奇一生和他们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情感,融入到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诠释中。作者笔尖不时流露出的人文情怀,平实而富有情感。我相信这部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会成为您打开音乐兴趣之门的一把钥匙,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高校学子充分领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曹鹏 2012年8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