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实证研究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实证研究

1星价 ¥41.3 (7.0折)
2星价¥41.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1048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3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010104843 ; 978-7-01-010484-3

本书特色

     阅读张明的《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实证研究》,相信会对读者思考中国历史上土地制度的真实状况、思考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真正原因,甚至对思考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均有诸多启示!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实证研究》从皖南永佃制形成及其发展原因、皖南永佃田的比重及分布、皖南永佃制与公田关系、皖南永佃田的租佃与经营、永佃制性质五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作者主要以安徽长江以南十多个县的永佃土地档案、一千多份以前未发现的土地契约、租佃鱼鳞册及土地清册为核心史料写成。《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实证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首次发现涵盖广阔区域的系统的基层原始永佃档案资料。二是首次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角度分析永佃制的形成原因。三是首次对公田特别是族田与永佃制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四是在永佃田比重及其分布、永佃田比重及其分布、永佃经营研究的基础上对永佃制的性质重新进行论证,并回应了学术界“民国时期永佃制衰落”的观点。五是拓宽了徽学的研究领域。以往徽学研究主要对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普通土地关系、徽州文化、徽州建筑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没有一本专著对徽州的永佃制进行研究,实为徽学研究之缺憾,本项成果便是对这一空白的填补

目录

引论  永佃制
    ——适合国情的土地制度
**章  皖南永佃制形成原因及发展
  **节  皖南永佃制形成原因
    一、皖南永佃田来源
    二、双层社会制约结构的形成使皖南永佃制得以普遍形成
    三、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进一步促进了皖南永佃制的发展
    四、皖南永佃农田面权的政府确认
  第二节  皖南永佃制发展状况
第二章  皖南族田、官田等公田与永佃制关系
  **节  皖南徽州族田与永佃田关系
    一、清代徽州族田地权的双层分化
    二、民国时期徽州族田地权的双层分化
  第二节  皖南官田、学田、义田类公田与永佃制关系 
    一、青阳县和绩溪县官田地权的双层分化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明,男,河北张家口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形态、近代土地制度、宗法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永佃土地制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学术界的好评。在中国社会形态研究方面,着力于突破以往西方非宗权社会形态理论框架,建构中国本土宗权社会形态理论框架。近年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河北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多篇,先后承担或参与重大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