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116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12-11-01
- 条形码:9787010111698 ; 978-7-01-011169-8
本书特色
彭富春专著的《论海德格尔》探讨了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存在作为虚无;分析了西方海德格尔研究的几种思路,揭示了海德格尔和现代西方思想的关系,透视了海德格尔思想的迷途,还比较了海德格尔和老子、庄子思想的差异。
内容简介
本书**部分“无之无化”,系作者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的德文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德文版曾于欧洲科学出版社(法兰克福)1998年出版,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副校长雷根博根教授曾为其作序推荐。海德格尔早期弟子、德国著名哲学家比梅尔教授称该书为“我很少读到这种令我如此神往的著作”,“它通过作者的能力深入到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去,并探究其思想的分理和展开,且发现了其隐蔽的关联”的专著。海德格尔晚期弟子、著名哲学家博德尔教授称该书为“一非凡的成就,即彭富春已经向西方哲学中的思考方式敞开了自身”。 本书第二部分“海德格尔专题研究”,从西方海德格尔研究、海德格尔与现代西方哲学、海德格尔的迷途、海德格尔与老子论道、海德格尔与庄子论物、告别海德格尔六个层面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录
序言:论一种对“无”无需沉默的语言
导论:无作为“思想的事情的规定”
1.世界的拒绝
1.1.此在的敞开
1.1.1.情态
1.1.2.理解
1.1.3.沉沦
1.2.畏惧作为无的经验
1.2.1.“在世存在”的整体和无
1.2.2.畏惧的畏惧化
1.2.3.烦
1.3.世界的拒绝和无性
1.3.1.死作为无可能的可能性
1.3.2.良心和于无之在
作者简介
彭富春,1963年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1983年学习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l988年学习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李泽厚教授,获哲学硕士学位;1991—1997年学习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师从海德格尔晚期弗莱堡弟子博德尔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并兼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美学的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以及中国先秦思想(老子)。主要著作有:《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欧洲科学出版社,1998;上海三联书店,2000),《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论中国的智慧》(人民出版社,2010),《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11),等等。2001年被选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03年荣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选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3¥20.0 -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20.6¥49.0 -
《老子》注评
¥3.9¥11.0 -
理想国
¥22.0¥45.8 -
小窗幽记
¥5.7¥19.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7.1¥49.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4.9¥18.0 -
谈美
¥5.0¥10.0 -
谈修养
¥6.0¥20.0 -
论语讲座
¥6.2¥23.0 -
中国禅宗
¥9.9¥26.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9.6¥32.0 -
和颜爱语
¥9.9¥29.8 -
宽容:人类的解放
¥12.7¥39.8 -
宋代理学三书随劄
¥19.9¥3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13.2¥49.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8.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7.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0.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