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78063570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
- 出版时间:2000-08-01
- 条形码:9787806357088 ; 978-7-80635-708-8
本书特色
《张猛龙碑》笔力雄健清峻,点画方劲浑厚,结字奇宕舒展,十分耐人寻味,在北魏刻石中当首推**。
内容简介
南北朝时期(即公元四二○—五八九年),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南则宋、齐、梁、陈;北则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因受地域、风尚、习俗之异,书亦分南北二派。刻碑的目的是为了记功颂德,流传久远,为示庄重,碑文都用楷书。当此之时正值隶楷错变的蜕化过程,故无体不备,风貌各异。加上近百年来大量墓志的出土,这些珍贵的书迹逐渐受到世人的重视,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后又有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提倡北魏,于是学碑之风蔚然,一扫清初学董学赵的靡弱习气。北朝之收,以魏为*盛,《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享名*盛。
《张猛龙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碑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碑额有真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倾之碑]十二字。碑文真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人官衔姓名。
《张猛龙碑》笔力雄健清竣,点画方劲浑厚,结字奇宕舒展,十分耐人寻味,在北魏刻石中当首推**,故此碑对学北魏书者来说莫不奉为圭臬。本册影印之《张猛龙碑》为王孝禹旧藏拓本,由何维朴题签,传此碑无宋拓,*早当为明初拓本,今付梓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相关资料
南北朝时期一即公元四二○——五八九年一,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南则宋、齐、梁、陈;北则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因受地域、风尚、习俗之异,书亦分南北二派。南派则沿袭二王之风范,长于启牍,一些世族贵胄雅好书道,彼此赏玩评鉴,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书家,如羊欣、王僧虔、萧子云等,遗憾的是在历年的战乱动荡中,他们的真迹几乎流失殆尽,除《唐摹万岁通天帖》中保存了几件传世摹迹外,其它书迹已不复可见。相反北派书法,因长于碑榜,刻石立碑之风,盛极于一时。刻碑的目的是为了记功颂德,流传久远,为示庄重,碑文都用楷书。当此之时正值隶楷错变的蜕化过程,故无体不备,风貌各异。加上近百年来大量墓志的出土,这些珍贵的书迹逐渐受到世人的重视,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后又有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提倡北碑,于日是 学碑之风蔚然,一扫清初学董学赵的靡弱习气。北朝之书,以魏为*盛《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享名*盛。 《张猛龙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碑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碑额有真书『魂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十二字。碑文真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人官衔姓名。 《张猛龙碑》笔力雄健清峻,点画方劲浑厚,结字奇宕舒展,十分耐人寻味,在北魏刻石中当首推**,故此碑对学北魏书者来说莫不奉为圭臬。本册影印之《张猛咙碑》为王孝禹旧藏拓本,由何维朴题签,传此碑无宋拓,*早当为明初拓本,今付梓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一瓢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艺术教育
¥8.0¥26.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19.6¥69.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25.0¥49.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5¥29.8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1.8¥25.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6¥22.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1.4¥68.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4.4¥35.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13.5¥30.0 -
明清印学论丛
¥21.5¥58.0 -
重塑中国-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11.2¥32.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4.3¥49.0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邓散木讲书法
¥12.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