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2940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它
  • 页数:149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302294092 ; 978-7-302-29409-2

本书特色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闽南的晋江、惠安、南安三邑与同安的赴台移民,在淡水地区共同组建定居的聚落——艋舺。乾隆年间并在艋舺建起了供奉保佑一方的观音寺院——龙山寺。龙山寺是闽南式佛寺的代表作,是台湾*负盛名的一座古佛寺。 这本《图说艋舺龙山寺》的作者徐逸鸿,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尤其具备学术研究的潜质。近年来他完成的这本著作,是深入浅出地讲解龙山寺的好书。书中附有大量他手绘的生动插图,不仅吸引读者的兴趣,更是有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这是一本相当好的科普读物,值得推荐。

内容简介

  艋胛龙山寺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正纪念堂并列为游客在台北必访的三大景点。艋胛龙山寺是*具代表性的台湾庙宇,它的信仰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它的建筑集结了大陆闽南地区与台湾地区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图说艋舺龙山寺》以图说的形式,简明、生动、直观,以说故事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中华古建筑文化的精髓。《图说艋舺龙山寺》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内容,搭配手绘图说明,介绍台湾著名的佛寺艋胛龙山寺,自创建以来的历史文化、信仰活动、建筑构造、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让读者轻松进入我国台湾近代寺庙建筑的世界。

目录

艋舯——清代台湾三大商业都市
龙山寺的创建
地方信仰中心登上历史舞台
龙山寺与台湾的观音信仰
早期的艋舺龙山寺建筑
1920年福智和尚发起大改建
泉州名匠王益顺主导改建工程
战争轰炸与中殿重建
格局与造型——开阔的宫殿式格局
台基与地面——沉稳气派之明证
墙体——石材、红砖与瓷砖交织的乐谱
石雕——多样的雕刻技法
三川殿——台湾庙宇门面新典范
三川殿的大木作——华丽庄严的木作风格
龙虎门——奇妙的屋顶组合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逸鸿,1977年生,台湾桃园县观音乡人,现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一中国文化大学一建筑及都市设计系毕业,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古迹保存研究所硕士。曾任职台湾著名占建筑教授李乾朗先生的古建筑研究室,2008年完成硕士论文《台湾寺庙建筑发展1920-1985(构造、空间与装饰)》,2010年在台湾出版专著《图说艋胛龙山寺》,2011年在台湾出版专著《图说清代台北城》,引起较大反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