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深处的悲凉
读者评分
5分

历史深处的悲凉

1星价 ¥15.7 (4.9折)
2星价¥15.7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201***(三星用户)

这本书不错

历史散文,有的作者很出名,有的没怎么听过。不过整体还不错。

2021-09-13 10:08:18
0 0
813***(三星用户)

作为历史普及读物还是不错的

2021-06-25 21:52:3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1843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1
  • 出版时间:2013-03-01
  • 条形码:9787539184302 ; 978-7-5391-8430-2

本书特色

  《历史深处的悲凉》记录历史,是抵抗遗忘*有力的方式。读史不可断章取义!更不可戏说! 将相和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物性格和政治取舍? 刘邦的遗嘱是牵制手段的*佳运用吗? 被定有“反骨”的魏延实为与杨仪不和而“被反骨” 曹植被“煮豆燃豆萁”是自食其果 …… 这些我们似乎熟悉的历史细节中有着深不可测的悲凉真相! 张秀枫主编的《历史深处的悲凉》从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出发,通过裹挟着历史急雨流岚的文字,打量并探究着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重拾历史中被淹没或被忽视的荒芜之地,将叙事伸向历史各种可能性的情境之中,为历史的宽度和深度提供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像。

内容简介

   张秀枫主编的《历史深处的悲凉》收录的这些文章大都是近年来散见于各种报刊上饶有新意的优秀之作。作者们恪守史实和史德的规范,保留历史作为“抵抗遗忘*有力的工具”这个基本的文化功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相的欲望,摒弃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痼疾,从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出发,通过裹挟着历史急雨流岚的文字,打量并探究着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重拾历史中被淹没或被忽视的荒芜之地,将叙事伸向历史各种可能性的情境之中,为历史的宽度和深度提供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像。这些文章大多拥有丰富的信息量,表现了历史人物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扑朔迷离的关系谱系,具有直抵人心的温度之后又平添了思考的力度。阅读此书,读者在感受历史斑斑光影的同时,可以触摸到历史律动的脉搏,镱鉴既往而洞悉未来,参与到对历史的期待和再创造之中,他们的心会因而激荡、充盈。

目录

历史的质疑将相和了又如何?刘邦的遗嘱为何能让刘姓江山延续三百年魏延:一代帅才“被反骨”煮豆燃萁谁之过李白身世:皇室同宗还是西域胡人日俄战争中,清廷为何暗助日本误解朝鲜战争说法蒋经国选错了接班人?明成祖朱棣登基之谜张作霖与溥仪交往秘闻杨虎城入党之谜“红色女谍”六十年“回家”之路母亲朱枫的“潜伏”经厉蒋介石的工资我送蒋介石走上逃亡路古都北京城探秘苏联逼债真相习仲勋冤案始末    历史的真相盛世悲歌:唐朝覆亡的真相“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太平天国“洪二代”的流亡生活袁世凯家族兴衰录左右鸦片战争的那阵风“我给慈禧画像”“很不革命”的辛亥革命黄兴与孙中山,从亲密战友到分道扬镳老将军细说解放大西南“瞿秋白冤案”的起源与平反张作霖被炸经过联合国出兵朝鲜,苏联为何没否决揭秘二战盟军*大胆计划:猎杀隆美尔二战中的“石头剪刀布”    人物的新探长平公主的*后结局赵匡胤做事有底线千古难评王安石张居正百鼠宴贪官陈独秀,斯大林的替罪羊胡适为何不愿做官“民国吕不韦”张静江的跌宕人生辉煌与悲壮——博古曾经是这样一位革命者谍王佐尔格在中国的行动张灵甫的中国式悲剧蒋介石的检讨高岗*后的日子少奇女儿逃缅蒙难记    历史的韵事孔圣人见南子:一次桃色冒险的背后李白的家庭悲剧李煜的啼笑姻缘女真**美女:借婚姻追杀努尔哈赤康有为的风流债清末轰动朝野的一桩官场花案蒋介石一生中的四个女人毛家湾服务员披露林彪家庭内幕
展开全部

节选

  《历史深处的悲凉》:  那么,矛盾的仲裁者该怎样处理他们的关系呢?  诸葛亮的招数非常耐人寻味,既不想方设法促成“将相和”,也不旗帜鲜明地支持或者阻挡一方,而是时常当众极言自己无计可施和不偏不倚:“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据《华阳国志》载:为让魏延和杨仪把手言欢,诸葛亮煞费苦心专门为他们写了篇《甘戚论》,让二人阅览并交流学习心得。但二人积怨已深,无法调和。窃以为,诸葛亮貌似和稀泥,但内心明显偏向甚至是纵容杨仪,因为杨仪不仅是文官集团成员,更是他控制魏延的重要棋子。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五虎将惟剩老迈年高的赵云,魏延不仅是唯一可以信赖的帅才,官爵也是仅次于诸葛亮的老臣,更重要的是“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是公家热议的丞相继承人。杨仪只是丞相府的秘书长,诸葛亮的大管家,对硕果仅存的魏延,杨仪不仅缺少*起码的尊敬,反与他势如水火。这不单单是个性冲突所致,作为诸葛亮的心腹,杨仪察言观色,从诸葛亮否定魏延奇计和不任其为前锋中,早已揣摸到诸葛亮在有意打压魏延以抬高他的地位,培养自己为“宜当代亮秉政”的接班人,以作为对他旗帜鲜明地和魏延作斗争的奖励。正因为明白有诸葛亮的暗中支持,杨仪才敢明目张胆地和魏延作对,故意时常激怒和蔑视魏延,随时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以博取诸葛亮的欢心和他人的感情分。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纠葛一直缠绕到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才有了分晓。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终前主持召开了*后一次军事会议。此次军事会议的内容在史书上只有一行字,决定却令人匪夷所思:“密与长史杨仪、司徒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  这个“密”字,一语道破天机,诸葛亮有意排斥魏延。理由如下:一,作为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臣,魏延天经地义必须参会。虽然此时魏延身为前锋,但其营地仅“出亮营十里”,且与魏军呈对峙状态,半个时辰就足以飞马来参加这次绝密会议;二,护军姜维“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是诸葛亮精心培育提拔的北伐接班人,由他暂代总司令批示撤兵顺理成章,但诸葛亮却暗示由杨仪代理;三,会议决定退兵完全正确,作为蜀国的精神教父,诸葛亮死信一朝泄露,十万蜀军肯定军心涣散。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将北伐军完整无损撤回蜀国。关键问题是,将全军安全带回国内的奇功该由谁完成呢?诸葛亮选择了文官集团的杨仪;四,会议决定,“令延殿后,姜维次之。”魏延前军变后军,本无可厚非,但诸葛亮显然预感到魏延会抗命不遵,特意嘱咐杨仪“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魏延正与敌军对峙,主力一旦弃之不顾,魏延的军队一定会被司马懿包了饺子,无异借刀杀人。五,也是*关键的一点,诸葛亮居心叵测宣布成立“长史杨仪、司徒费神祎、护军姜维”军事三入团,而故意不指定*后下决心者。既然*有资格的魏延只能殿后,接班人姜维也仅“次之”,不言而喻,杨仪就被众星捧月烘托成北伐军代总司令。至此,诸葛亮情感的天平已完全偏向了杨仪,并印证了孙权的预言:“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汉晋春秋》)多年媳妇熬成婆,杨仪终于如愿以偿掌握了军权。但对魏延,杨仪始终心怀顾忌,所以诸葛亮咽气后,他派秘书费祎前去报丧,并将会议精神转达给魏延,以套取魏延口风。  费祎不仅是文官集团成员,且是诸葛亮努力培养的第二代领导人。诸葛亮临终前,曾经回复阿斗专门调派来的尚书仆射李福:自己百年以后,蒋琬继任,.“蒋琬之后,文伟(费祎字)可以继之。”所以诸葛亮将他带在身边耳提面命增加工作经验。费祎自始至终充任着魏杨抵牾的调整者,当初杨仪被魏延舞刀弄剑吓得哭哭啼啼之时,全靠费祎做和事佬,“常入其坐间,讽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所以在魏延眼中,费祎是绝对可以信任的自己人。听费祎传达了噩耗以及会议精神后,魏延怒火中烧,但绝非为自己被排挤出领导集团喊冤,而是以北伐大业为重:“丞相虽已不幸去世,但我还在!就叫丞相府中的文官们护送丞相灵柩回成都归葬吧,我亲自率领部队继续北伐,怎么能因为丞相一人去世就废弃了北伐大业?”对于夙敌杨仪,魏延始终耿耿于怀:“我魏延是何等人物,怎么可能接管杨仪这样的小人,还给他做什么殿后将军呢?”他视费祎为心腹,与他重新磋商治丧步调,明确由哪些人护送诸葛亮灵柩回蜀,哪些人继续随军北伐。  ……

相关资料

  书中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因为心里太满,冲动太强,所以不得不“流”出来的。相信读者会从作品的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写作时内心的快乐,这将是一位读者所能祈望得到的极致。   ——李银河

作者简介

张秀枫,吉林长春人。1961年毕业于长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任长春市化工学校及第七十中学教师、教研组长,吉林人民出版社编辑,时代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编审。吉林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