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

包邮油气管道输送技术

1星价 ¥58.8 (4.9折)
2星价¥58.8 定价¥1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1943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502194345 ; 978-7-5021-9434-5

本书特色

由黄维和主编的《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精)》作者从业30多年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与运营管理经验,系统提出了我国油气管道技术体系,包括油气输送技术、油气储存技术、工程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科技装备国产化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油气输送技术中包括油气管道断裂控制、原油管道输送、成品油管理体制道调控和优化等。该书图文并茂,资料数据丰富,是我国管道输送行为一本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从油气管道输送的各项技术人手,着重介绍了原油管道输送技术、成品油管道(网)的调控与优化、天然气管网优化运行以及油气管道输送目前急需研究的难题及新技术。全书融人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油气输送技术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新形势下油气管道技术体系。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可供从事油气储运研究和应用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我国油气管道工业发展
1.1.1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1.2 引进消化,提升水平
1.1.3 自主创新,跨越发展
1.2 科技创新引领管道行业技术进步
1.2.1 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1.2.2 油气输送关键技术
1.2.3 油气储存关键技术
1.2.4 运行维护关键技术
1.2.5 材料装备国产化关键技术
1.3 管道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l.3.1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升管网运行水平
1.3.2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1.3.3 集成信息与控制技术推进管控体化建设
1.3.4 全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1.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油气输送管道的断裂控制
2.1 常见的延性断裂控制模型
2.1.1 Battelle双曲线模型及相关简化公式的局限性
2.1.2 几个止裂韧性预测修正模型和方法
2.2 气体组分对减压波曲线以及输气管道止裂的影响
2.2.1 单相流到两相流的减压波曲线特征
2.2.2 不同组分天然气的减压波曲线特性分析
2.2.3 天然气不同组分对管道止裂韧性影响
2.2.4 管材性能水平对气体组分的要求
2.3 DecomwaVe软件在天然气减压波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2.3.1 组分对于减压波特性的影响
2.3 .2初始压力影响
2.3.3 初始温度影响
2.4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的断裂控制
2.4.1 焊接区域防止起裂韧性要求
2.4.2 钢管管体韧性要求
参考文献

第3章 原油管道输送技术及创新
3.1 原油流变性测试方法
3.1.1 基于流变仪的原油流变性测试
3.1.2 管流模拟测量方法
3.2 原油管道输送水力、热力模拟技术
3.2.1 原油管道输送中非稳态水力、热力耦合计算
3.2.2 原油管道预热投产工艺计算
3.2.3 原油管道停输再启动工艺计算
3.3 原油管道改性输送技术
3.3.1 降凝剂作用机理
3.3.2 影响降凝剂改性效果的主要因素
3.3.3 降凝剂定制技术
3.3.4 降凝剂改性效果的评价及工业化应用
3.4 原油管道减阻增输技术
3.4.1 原油管道减阻剂的减阻机理
3.4.2 油品减阻剂的研制
3.4.3 减阻剂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
3.4.4 减阻剂现场试验和应用
3.5 原油管道优化运行方法
3.5.1 研究概述
3.5.2 原油管道优化的特点
3.5.3 原油管道优化运行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3.5.4 原油管道优化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第4章 成品油管道(网)的调控与优化
4.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工艺及控制
4.1.1 顺序输送的水力特性及控制
4.1.2 顺序输送管道的混油及控制
4.1.3 混油界面检测、混油切割与混油处理
4.2 成品油管道(网)的调度运行管理
4.2.1 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编制
4.2.2 成品油管网调度计划编制
4.2.3 成品油管道的运行优化
4.2.4 顺序输送管道(网)调度运行管理软件
4.3 成品油管网集中调控与优化运行方法
4.3.1 成品油管网调控的特点分析
4.3.2 成品油管网调控的决策支持技术
4.3.3 成品油管网的优化运行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天然气管网优化运行
5.1 天然气管道运行模拟仿真
5.1.1 输气管道的水力、热力计算
5.1.2 天然气管网仿真软件国产化
5.1.3 天然气管网仿真技术发展趋势
5.2 天然气管道减阻增输新技术
5.2.1 天然气管道减阻剂的作用机理
5.2.2 天然气减阻剂减阻效果评价装置
5.2.3 天然气减阻剂的研制
5.2.4 BIB天然气减阻剂现场试验
5.3 天然气管网及压缩机组运行优化
5.3.1 天然气管网运行优化
5.3.2 压缩机组运行优化
5.4 天然气管网储气及调峰技术
5.4.1 长输管道的末段储气调峰
5.4.2 液化天然气调峰
参考文献

第6章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发展与展望
6.1 多相混输技术
6.1.1 多相混输工艺技术难点
6.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 多相混输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6.2 基于可靠性的油气管道介质流动安全
6.2.1 含蜡原油管道流动安全保障
6.2.2 天然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
6.3 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在油气输送领域的应用
6.3.1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管理
6.3.2 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应用
6.3.3 石油应急物流配送
6.4 管控体化简介
6.5 油气管道节能环保新技术
6.5.1 天然气站场降噪技术
6.5.2 高凝原油储存技术
6.5.3 热管技术在冻土区域管道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案例
7.1 马惠宁原油管道
7.1.1 管道概况
7.1.2 输送工艺
7.2 西部原油管道
7.2.1 管道概况
7.2.2 相关技术
7.3 库鄯原油管道
7.3.1 管道概况
7.3.2 相关技术
7.4 漠大线原油管道
7.4.1 管道概况
7.4.2 冻土区域管道工程技术与措施
7.4.3 运行管理技术
7.5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
7.5.1 管道概况
7.5.2 相关技术
7.6 陕京输气管道
7.6.1 管道概况
7.6.2 管道输送特点
7.6.3 管道的社会效益
7.7 西气东输输气管道
7.7.1 管道概况
7.7.2 相关技术
7.7.3 管道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1.2.2.2 含蜡原油管道输送技术  我国所产原油大多为易凝高黏原油。此类原油含蜡量高,管道输送极为困难。经过近20年持续攻关,我国含蜡原油输送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系统认识易凝高黏原油宏观流变性与原油主要组分及微观结构的关系;创建原油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流变性综合表征体系;通过建立以黏性流动熵产为核心的管流模拟放大准则,解决了易凝高黏原油实验模拟结果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管道的世界性难题;研发出一整套降凝剂定制技术,可针对不同原油有效地改善其流动性,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提出了基于可靠性的管道流动安全性评价方法。这些核心技术创新,促使原油管道加剂改性顺序输送、冷热油交替输送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一代易凝高黏原油管道输送技术体系,为西部管道、东北管网等原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科学指导,确立了我国含蜡原油管输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1.2.2.3 油品管道减阻增输技术  随着世界上能源需求的增长,原油及成品油管道输送量日益增加,利用化学减阻剂降低管道系统输送阻力、增大管道输量,可有效提高管道输送能力与效益。由于减阻剂生产工艺复杂,国际上只有少数公司掌握这项技术。2000年,中国石油成功开发出EP系列油品减阻剂,填补了国內空白,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条原油及成品油管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2.4 天然气输送技术  研究确立我国大口径长距离输气管道采用高压输送、选用高钢级管材的技术路线,形成了高压输气管道断裂控制技术。首创可靠性评价直缝和螺旋缝管联合使用,在攻克了弹性单分子成膜、自循环分散催化以及在线雾化注入技术的基础上,天然气减阻剂在室内合成与评价、中试放大和现场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天然气减阻技术已在长庆油田、兰银线、沧淄线等输气管道上开展现场应用试验,使管道在运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输送能力提升5%一工0%。目前,我国高压输气管道断裂控制和管道天然气减阻剂研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2.2.5 工艺仿真优化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多元化以及储运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配套工艺仿真平台,有助于作出及时、优化的油气调运决策。2010年,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大型天然气管网仿真软件RCalPipe—Gas正式发布,标志我国大型天然气管网仿真软件产品实现国产化,实现了对天然气管网系统调运方案的决策支持与优化,通过对下游用户用量逐年预测和用气波动分析,成功解决了单气源、多用户输气管道调峰技术难题。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