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

包邮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明清日用类书与社会日常生活

1星价 ¥24.7 (6.5折)
2星价¥24.7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139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3
  • 出版时间:2013-04-01
  • 条形码:9787208113916 ; 978-7-208-11391-6

本书特色

  《法律·社会·历史文丛: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是一部体现跨学科研究特色的专著。作者在广泛收集和阅读明清时期的40余种现存日用类书的基础上,围绕其中所包含的法律知识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法律·社会·历史文丛:法律知识的文字传播》不仅深入讨论了明清日用类书中的法律知识构成及其特点,还结合了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书籍史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展示了法律知识在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明清时期的法律知识流传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体现跨学科研究特色的专。作者在广泛收集和阅读明清时期的40余种现存日用类书的基础上,围绕其中所包含的法律知识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该书不仅深入讨论了明清日用类书中的法律知识构成及其特点,还结合了社会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书籍史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展示了法律知识在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明清时期的法律知识流传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

目录

绪论
**节 学术史回顾
一、日本学界的研究概况
二、英语学术圈的研究概况
三、汉语学术圈的研究概况
四、难入“法”眼或“法”眼偏颇
第二节 材料与进路
一、主要材料
二、研究进路
**章  明清日用类书概说
**节 源流、特点与得名由来
第二节 作为实用性读物的明清日用类书
一、实用书籍的低制作品质
二、四民皆用之书?
三、所收知识类型的时代变迁
第三节 明清日用类书中刊载的法律知识类型
一、契约体式
二、讼学知识
三、律侧知识
第二章  依样葫芦:日用类书与契约书写
**节 民间契约的悠久历史与广泛使用
第二节 日用类书中的契约体式
一、官版契式的出现
二、《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的贡献
三、明代日用类书中的契式范本种类
第三节 契式趋同化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一、契约实物与契式范本的对比
二、日用类书与契约习惯法
三、日用类书中所见的“永佃权”问题
四、契式“套语”的学术意义
五、“服书式”反映的社会信息
第三章  攒零合整:日用类书与为讼之学
**节 明清时期的“好讼”之风
一、纷繁词状对官府理讼能力的挑战
二、讼师:官方话语中的罪魁祸首
第二节 讼师秘本中的作状技法
一、代作词状的社会需求
二、讼师秘本的内容构成
第三节 通过日用类书的讼学传播
一、重思讼师秘本的社会影响
二、日用类书中的讼学内容
三、对讼师秘本的内容移植
第四章  鲁鱼帝虎:日用类书与律倒入门
**节 日用类书中的律例知识概貌
一、门类名称与编排体例
二、律例知识的具体种类
第二节 日用类书所载律例知识溯源
一、“比附律条”的由来
二、“五刑条例”中的硬伤
三、“在外纳赎则例”的原型
四、歌诀类内容的出处
五、“金科一诚赋”、“为政规模节要论”的渊源
第三节 率尔操觚外行事
第五章  日用类书折射的明清社会变迁
**节 法律知识所占比例的变化
一、契约体式的淡出
二、讼学知识的消失
三、律例知识的退场
第二节 法律知识背后的历史图景
一、契式范本的需求变迁
二、讼学知识的尴尬境遇
三、律例知识的外部关联
第三节 文字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关联
余论:法律知识传播研究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