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起诉的实体根据研究

包邮不起诉的实体根据研究

1星价 ¥23.0 (8.2折)
2星价¥23.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2088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45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10208881 ; 978-7-5102-0888-1

本书特色

李继华所著的《不起诉的实体根据研究》将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相结合,从实体法视野研究不起诉这个诉讼法的基本问题,研究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之处,研究成果也将对不起诉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韵刑事政策和不起诉的司法实践,特别是对不起诉刑法规范的系统梳理归类,对于指导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论文将密切结合不起诉制度的司法改革实践,如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等基层司法试验,结合真实案例作为佐证,从而使本研究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不起诉制度及其程序根据;不起诉的刑法理念根据;不起诉的刑事政策根据;不起诉的犯罪社会学根据等。

目录

序言:换个角度看刑法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案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三)特色与创新之处 (四)主要研究方法 **章 不起诉制度及其程序根据 **节 不起诉制度概述 一、不起诉的概念 二、我国不起诉的分类 三、不起诉的价值 四、不起诉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不起诉的程序理念根据 一、公共利益原则 二、诉讼效益原则 三、比例原则 第三节 不起诉的程序规范根据 一、不起诉程序规范的规定 二、不起诉程序规范与实体规范的关系 第二章 不起诉的刑法理念根据 **节 人权保障与不起诉 一、人权保障理念的历史变迁 二、人权保障机能的内涵厘清 三、人权保障理念与不起诉 第二节 刑法谦抑与不起诉 一、刑法谦抑理念的含义 二、刑法谦抑理念的价值蕴含 三、刑法谦抑理念与不起诉 第三节 罪刑法定与不起诉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与阐释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及其评析 三、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不起诉 第三章 不起诉的刑事政策根据 **节 目的刑教育刑主义与不起诉 一、刑罚目的的一般理论 二、目的刑主义与不起诉 第二节 非犯罪化等刑事政策与不起诉 一、非犯罪化等刑事政策解读 二、非犯罪化等刑事政策的意义 三、不起诉对非犯罪化等刑事政策的实现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不起诉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不起诉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 第四章 不起诉的犯罪社会学根据 第五章 不起诉的刑法规范根据 第六章 不起诉制度改革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二)
展开全部

节选

李继华所著的《不起诉的实体根据研究》将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相结合,从实体法视野研究不起诉这个诉讼法的基本问题,研究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之处,研究成果也将对不起诉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本研究紧密结合当前韵刑事政策和不起诉的司法实践,特别是对不起诉刑法规范的系统梳理归类,对于指导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论文将密切结合不起诉制度的司法改革实践,如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等基层司法试验,结合真实案例作为佐证,从而使本研究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1970年8月生,山东菖南人。199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习,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任反贪局书记员、公诉二处主诉检察官、政治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检委会委员。后进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工作,任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检委会委员。现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处长、北京市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检察教官、北京市诉讼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跨国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北京市政法系统专家型人才、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等荣誉。在《法学杂志》、《人民检察》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刑事司法疑难问题专家答问录(二)》、副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