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哲学讲义-罗尔斯著作集
读者评分
5分

道德哲学讲义-罗尔斯著作集

1星价 ¥32.3 (4.9折)
2星价¥32.3 定价¥6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116***(三星用户)

罗尔斯的原典,值得深入研究学习

2023-02-23 09:50:3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06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342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516120620 ; 978-7-5161-2062-0

本书特色

《道德哲学史讲义》的主体内容是关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密尔和马克思之政治哲学的讲座,另外,还有罗尔斯关于“政治哲学之功能与特征”的导论、以及两个附录(即关于西季维克和巴特勒的讲座)。

内容简介

《道德哲学史讲义(罗尔斯著作集)》是约翰·罗尔斯逝世后出版的**本(也许是*后一本)罗尔斯自己的专著。该书是编者萨缪尔·弗里曼依据罗尔斯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现代政治哲学”课程的相关讲义、录音和笔记整理而成。本书的主体内容是关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密尔和马克思之政治哲学的讲座,另外,还有罗尔斯关于“政治哲学之功能与特征”的导论、以及两个附录(即关于西季维克和巴特勒的讲座)。

目录

编者前言 关于原著的一点说明 导言:近现代道德哲学,1600—1800 §1 古典道德哲学与近现代道德哲学的区别 §2 希腊道德哲学的主要问题 §3 近现代道德哲学的背景 §4 近现代道德哲学的问题 §5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6 康德论科学与宗教 §7 论研究历史文本 休谟(一):心理化的道德与情感 §1 背景:怀疑主义和对自然的信仰主义 §2 对情感的分类 §3 第2卷第3章第3节大纲 §4 休谟论(与道德无关的)慎思:正式的观点 休谟(二):理性慎思与理性的角色 §1 有关休谟正式观点的三个问题 §2 另外三条心理学原理 §3 慎思对情感体系的改造 §4 对善的一般嗜好 §5 对善的一般嗜好:情感还是原则? 休谟(三):作为一种人造德性的正义 §1 科学的首都 §2 休谟问题的要素 §3 正义和财产权的起源 §4 正义的环境 §5 约定的观念 例子和补充评论 §6 正义作为一个*佳的约定方案 §7 发展的阶段 休谟(四):合理直觉主义批判 §1 导言 §2 克拉克的几个重要主张 §3 对与错的内容 §4 合理直觉主义的道德心理学 §5 休谟对合理直觉主义的批评 §6 休谟的第二个论证:不可证明的道德 休谟(五):明智的观察者 §1 导言 §2 休谟对同情的论述 §3 **个反对意见:明智的观察者的观念 §4 第二个反对意见:衣衫褴褛中的德性仍然是德性 §5 道德情操的认识论角色 §6 休谟有没有一个实践理性观念? §7 《人性论》的结论段落 附录 休谟否定与《人性论》有关 莱布尼茨(一):形而上学的至善论 §1 导言 §2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至善论 §3 完善概念 §4 莱布尼茨谓词在主词中的真理理论 §5 对莱布尼茨真理观的评论 莱布尼茨(二):作为主动实体的精神:它们的自由 §1 完全的个体概念包含主动的力量 §2 作为个别合理实体的精神 §3 真正的自由 §4 理性、判断与意志 §5 对实践观点的一个注解 康德(一):《原理》序言与**部分 §1 导读评论 §2 关于前言:段落11--13的几个观点 §3 纯粹意志理念 §4 《原理》第1部分主要论述 §5 善良意志的绝对价值 §6 理性的特殊目的 §7 善良意志的两种角色 康德(二):定言命令:**个公式 §1 导言 §2 理想的道德行为主体之特征 §3 四步骤定言命令程序 §4 康德的第二个例子:虚假的承诺 §5 康德的第四个例子:漠不关心的行为准则 §6 对资讯的两个限制 §7 动机的结构 康德(三):定言命令:第二个公式 §1 公式之间的关系 §2 第二个公式的命题 §3 正义责任和德性责任 §4 人性是什么? §5 负面解释 §6 正面解释 §7 结论:对《原理》Ⅱ:46-49(427—429)的评论 康德(四):定言命令:第三个公式 §1 为道德律获得理据 §2 自律公式及其解释 §3 理性之至上性 §4 目的王国 §5 让道德律更接近直观 §6 类比是什么? 康德(五):正当的优先性与道德律的对象 §1 导言 §2 六个善观念的前面三个 §3 后三个善观念 §4 自主与他律 §5 正当的优先性 §6 关于真正的人之需要的一个注解 康德(六):道德建构主义 §1 合理直觉主义:*后考察 §2 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 §3 建构主义程序 §4 一个观察和反对意见 §5 客观性的两个观念 §6 定言命令:以何种方式是先天综合的? 康德(七):理性事实 §1 导言 §2 理性事实**段 §3 第二段:分析论第1章§§5—8 §4 第三段:分析论第1章附录§§8—15 §5 康德为什么可能为道德律而放弃了演绎? §6 道德律拥有何种认证? §7 关于理性事实的第五和第六段 §8 结论 康德(八):作为自由律的道德律 §1 对建构主义和恰当反思的结论性评语 §2 两个观点 §3 康德对莱布尼茨自由观的批驳 §4 绝对自发性 §5 作为自由律的道德律 §6 自由的观念 §7 结论 康德(九):《宗教》**卷的道德心理学 §1 三个秉赋 §2 自由的选择能力 §3 恶的起源的合理表达 §4 摩尼教派道德心理学 §5 道德动机在我们人身的基础 康德(十):理性的统一 §1 实践的观点 §2 作为道德律对象的目的王国 §3 作为道德律对象的至善 §4 关于理性信念的假设 §5 理性信念的内容 §6 理性的统一 黑格尔(一):法哲学 §1 导言 §2 作为和解的哲学 §3 自由意志 §4 私有产权 §5 市民社会 黑格尔(二):伦理生活与自由主义 §1 伦理生活:责任的阐明 §2 伦理生活:国家 §3 伦理生活:战争与和平 §4 第三种选项 §5 黑格尔作为自由主义批评者的遗产 附录课程提纲:道德哲学问题 索引INDEX
展开全部

节选

《道德哲学史讲义》的主体内容是关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密尔和马克思之政治哲学的讲座,另外,还有罗尔斯关于“政治哲学之功能与特征”的导论、以及两个附录(即关于西季维克和巴特勒的讲座)。

作者简介

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21年生于马里兰州,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1960--;1962年)任教,1962年以后则一直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91年荣休,2002年11月24日去世。罗尔斯自50年代起便潜心于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正义论》(1971)是他集其论文之精粹并经过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贯的理论著作。罗尔斯还出版了其他专著:《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9)、《道德哲学史讲义》(2000)以及《政治哲学史讲义》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