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201339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90毫米X1240毫米1/32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020133963 ; 978-7-02-013396-3
内容简介
经《巴黎评论》授权,我们从“作家访谈”栏目中挑选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六十余位受访作家的访谈,分四卷陆续出版。本书收录的受访作家包括如下十六位:E.M.福斯特、弗朗索瓦丝·萨冈、奥尔德斯·赫胥黎、哈罗德·品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E.B.怀特、巴勃罗·聂鲁达、约翰·斯坦贝克、库尔特·冯内古特、胡里奥·科塔萨尔、唐·德里罗、苏珊·桑塔格、伊恩·麦克尤恩、诺曼·梅勒、大江健三郎。
目录
E.M.福斯特(1953)郭旻天/译
弗朗索瓦丝·萨冈(1956)朱艳亮/译
奥尔德斯·赫胥黎(1960)姚向辉/译
哈罗德·品特(1966)李亦男/译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967)杨凌峰/译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68)菊子/译
E.B.怀特(1969)丁骏/译
巴勃罗·聂鲁达(1971)俞冰夏/译
约翰·斯坦贝克(1975)章乐天/译
库尔特·冯内古特(1977)贝小戎/译
胡里奥·科塔萨尔(1984)唐江/译
唐·德里罗(1993)但汉松/译
苏珊·桑塔格(1995)吴嘉茜/译
伊恩·麦克尤恩(2002)冯涛/译
诺曼·梅勒(2007)晏向阳/译
大江健三郎(2007)许志强/译
节选
“你们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白夜净,还有差不多一半的篇幅呢。不过,这些已是我想要读的全部内容,因为现在完整的作品早巳不复存在——至少我是这么想的;况且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我只会一言不发。也许回味一下我曾遇到的难题以及我没有解决的困难会来得更有意思一点。我很喜欢这么去做,但这也会让我们在小说的手法上纠结过多……” 在一九五一年奥尔德堡音乐节上,E.M.福斯特作了如上的发言。他先是读了那本叫作《白夜》的未竟之作的一部分。读毕,他又解释了为何没有把小说写完,也正因如此,他提到了他所谓的“小说的手法”。 在聆听了福斯特先生于奥尔德堡的一番高论之余,我们也通过一九五二年六月十日夜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次访谈,记录了他与此相关的一些看法。 会谈的屋子空间开阔,天花板很高,整个屋子以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风格打造。引入注目的是一个结构精美的庞大的雕花壁炉台,在上方壁龛里摆放着青瓷工艺品。墙上挂着一些大镀金框裱的肖像画(福斯特那些姓桑顿的爱尔兰祖先和其他一些人的),一个叫特纳的舅公的肖像和一些现代的画。屋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书,数量庞大、品类繁盛,英语法语的都有。安乐椅上覆盖着围巾,还有一架钢琴,屋内还摆放着单人跳棋的棋盘,西洋镜的盒子,映人眼帘的还有堆成山的拆阅过的信件和整整齐齐放在字纸篓里的拖鞋。 读者们,如果你读了下面的文字,定会对福斯特的个性有如下的印象:恬淡却不失稳健,用词准确却让人难以捉摸,他会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惊喜。福斯特总是在人们认为应该浓墨重彩的地方轻描淡写。他也总习惯用简洁的话来回答我们的问题,继而调侃一番,极为有趣,却很难模仿。 ——P.N.福尔班、E.J.H.哈泽克,一九五三年 《巴黎评论》:首先,我能否再问一下你,为什么你没有完成《白夜》呢? E.M.福斯特:我在这部作品的前言里回答过这个问题了。*关键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无论这些问题是否解决了,总还有另一个更重大的问题:小说的结局是什么?我已经设计好了戏剧冲突。在这冲突中,一方是文明社会的人,他渴望白夜,这样他有更多的时间来把事情做完;一方是英雄传说的人.可我还没想好结局是什么,以至于小说到现在都还是支离破碎的。我认为小说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想好小说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主体事件是什么。当然他也可以在小说写到结尾之前改变他的初衷,确实小说家有可能是这样的,他甚至改变一下为好,不然小说就会变得局促而紧迫。但是故事的发展无论如何要逾越或穿过前头像一座山一样立在那儿的某个‘实体’(他补充道,“在这部小说中应该是要去穿过。”),这样的一种感觉很有价值,而我也尽力在每部小说中都这么去写。” 《巴黎评论》:这个“实体”当中牵涉了哪些东西呢?是不是在小说初创的概念中应当体现出剧情所有重要的环节呢? 福斯特:当然不是所有环节.但作家总要去探寻什么东西,某个主要对象。当我开始写《印度之行》的时候,我就感觉马拉巴尔山洞将要发生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过我却没想到这个山洞在小说中确立了中心地位。 《巴黎评论》:在以上两个实例中,你都不知道主人公将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在这两部小说里,你都设置了对比,但为什么《印度之行》的结果和《白夜》的情况会那么不同呢? 福斯特:《白夜》的气氛没有我在《印度之行》中设计得那么凝重。让我先想想该怎么说……马拉巴尔山洞是一个可以把线索和人物聚拢在一起的地方,像一个“孔洞”[访谈者:我们注意到他所说的“洞”,都是字面意思,比方说,他在前面停下补充说,这些小说主人公必须穿过它们]。山洞之类的东西是能够把所有人和线索集中起来的,它们能像孵蛋一样孕育出各种相应的事件。但是,我在《白夜》中的气场,就相对比较单薄,至多也就有点背景和色彩之类的。 《巴黎评论》:你谈到了你小说中的对比。那么你认为你无论写什么样的小说都会注重对比吗? 福斯特:让我想想……《霍华兹庄园净里面有。也许《*长的旅行》里有个更巧妙的. 《巴黎评论》:你的小说只是处理一些“两极对立”,而且这两极对立的双方都是可取的,都是有用的,因此如果你觉得这两极对立显得过分特别,不和谐,无法调解,你就不写了。这么说你同意吗? 福斯特:在我的小说中,那些“对立”真实而有趣。我从不想它们在小说中有何种用途,如果我想处理的“对立”关系不可调和,我也不确信自己会不会干脆什么也不写。至少,我想我不会这么做. 《巴黎评论》:当我们开始计划写小说的时候,会不会在写作时受到未知因素的指引? 福斯特:当然会,那可非常奇妙,小说里的人物逃脱了你的驾驭。每一个作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恐怕我也遇到过。 P1-4
相关资料
《巴黎评论》是二十世纪——以及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少数几个真正重要的文学杂志之一。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每期《巴黎评论》我都有,我非常喜欢上面的访谈。如果把它们编成书,那将是伟大的书,对《巴黎评论》本身也很有益。 ——欧内斯特?海明威 几乎从记事起,我就被《巴黎评论》的访谈所深深吸引。它们汇集在一起,构成对“文学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优选的、*现成的探究。从许多方面看,问文学是“怎样的”比问“为什么”更有意思。 ——萨尔曼?拉什迪 在我写长篇小说时,每次卡住,我都会本能地从桌旁站起来,在那个烟雾缭绕的房间里,重读《巴黎评论》对福克纳、纳博科夫、多斯?帕索斯、海明威或者厄普代克的访谈,努力找回对写作的信念,找到我自己的路。……多年后,在我自己也出现在《巴黎评论》上之后,再度重读这些访谈,是为了唤醒自己写作初期的希望和焦虑。三十年过去了,读这些访谈时我仍带着当初的热情。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引入歧途:我比以往更强烈地感受到了文学带来的欢乐和苦恼。 ——奥尔罕?帕慕克 《巴黎评论》的访谈总是从很好的视角切入大作家们的内心和写作伦理。你独自坐在沙发上集中阅读它们,就能获得艺术硕士(MFA)创意写作课程的训练。 ——戴夫?艾格斯 应该在酒会、朗读会、婚庆、狂欢等各种各样的热闹场合把《巴黎评论》的这些访谈集派发出去。它们也非常适合从高中一直到艺术硕士课程的各级学校课堂使用,事实上,我曾用这些访谈开设整整一个学期的创意写作课。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让我找到世界上伟大的作家和他们说过的智慧、荒唐、愤怒之言,并把它们带进课堂呢?这些访谈精彩纷呈,令人激动,不可或缺。 ——科伦?麦凯恩
作者简介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持久、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目前持续时间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2.0¥30.0 -
神圣的绿洲:1948
¥20.3¥58.0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3.6¥35.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1.9¥29.8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4¥30.0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1.4¥30.0 -
艺术教育
¥9.4¥26.0 -
梵·高手稿-精装
¥34.1¥138.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2.8¥69.0 -
高雅八卦
¥24.4¥58.0 -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13.6¥35.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3.6¥8.8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5¥35.0 -
康定斯基艺术全集-精装
¥30.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