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包邮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1星价 ¥56.9 (7.3折)
2星价¥56.9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744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13-06-01
  • 条形码:9787030374448 ; 978-7-03-037444-8

本书特色

  《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在充分分析国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半刚性基层沥青面结构层位分工和材料参数分析,对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进行了一体化研究。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原因、典型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层位分工、基于振动成型的半刚性材料设计与特性、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基于gtm的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设计和路用性能、基于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南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充分分析国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半刚性基层沥青面结构层位分工和材料参数分析,对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进行了一体化研究。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原因、典型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层位分工、基于振动成型的半刚性材料设计与特性、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基于GTM的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设计和路用性能、基于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南等内容。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  1.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现状与发展  1.2  高速公路质量控制理念的现状与发展  1.3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材料及结构形式的现状与发展  1.4  本书内容概要第2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原因  2.1  车辙病害调查及原因  2.2  水损害调查及原因  2.3  裂缝调查及原因第3章  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位分工  3.1  黏弹性层状理论体系  3.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疲劳特性  3.3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高温车辙变形特性  3.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低温开裂特性  3.5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层位分工第4章  基于振动成型的半刚性材料设计与特性  4.1  半刚性材料设计现状与存在问题  4.2  基于振动成型的半刚性材料设计优化  4.3  基于振动成型的半刚性材料路用性能第5章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设计及施工  5.1  振动成型级配碎石设计方法  5.2  振动压实级配碎石混合料结构与路用性能  5.3  基于振动压实成型的级配碎石施工与质量管理第6章  基于gtm的沥青路面面层材料设计及路用性能  6.1  gtm设计方法概述  6.2  基于gtm的ac-25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  6.3  基于gtm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  6.4  基于gtm的ac-16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  6.5  基于gtm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  6.6  沥青路面面层材料不同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对比第7章  基于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南  7.1  一般规定  7.2  结构层与典型结构组合设计  7.3  沥青面层  7.4  基层、底基层  7.5  应力吸收层  7.6  路基与垫层  7.7  路面结构厚度  7.8  设计指南相关说明参考文献彩图
展开全部

节选

李彦伟、周卫峰、史增朝编著的《重交通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创新点是首先材料与结构一体化的思想的实现:真正实现了用材料与结构一体化的思想解决重载交通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问题,使材料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其次,改进材料成型方式与提高压实度的思想的实现,深人掌握了材料密实度的提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的GTM设计方法、振动成型设计方法、级配碎石设计方法等,都是以改变成型方式并大幅度提高材料密实度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且事实也证明,材料在改变成型方式的基础上,压实度提高后,材料的路用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为实现材料结构一体化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