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责权法治化研究

包邮问责权法治化研究

1星价 ¥15.1 (4.1折)
2星价¥15.1 定价¥37.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2352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12-12-01
  • 条形码:9787511235282 ; 978-7-5112-3528-2

本书特色

《问责权法治化研究》在借鉴先贤思想洞见、今人学理成果的基础上,把视角放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来研究问责权法治化问题,以期探究法治主义范式下的问责权的行使主体、行使对象、行使方式以及问责权的制约方式等一系列事关问责权的基本问题,并试图为当代中国走向问责权法治化描绘现实路径。本书由王平著。

内容简介

  法治意味着权力受到有效制约。背离法治轨道的权力容易遭到滥用,问责权亦不例外。当前我国“问责风暴”骤起骤落的根源正在于,问责权尚未得到法治化规制。从这一基本逻辑出发,本书用二十万余字的篇幅,对问责权法治化予以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基本内容如下: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反思近年来的“问责风暴”为研究前提,以建构问责权法治化的理想模式为研究依据,以探求问责权法治化的多维梗阻及其突围之道为研究基础,以推动我国问责制走向法治化为研究目的。

目录


绪论
**章 法治主义范式的当代理解
**节 范式与法治主义范式释义
一、范式的要义
二、法治主义范式的诠释
第二节 “良法治理”的当代内涵
一、权利本位
二、规制权力
三、法制完备
第三节 “普遍守法”的当代要求
一、内在守法与普遍守法
二、外在守法与普遍守法
三、守法的内外关系
第二章 问责权法治化的理想模式
**节 问责权的法治化规定
一、问责权的内涵界定
二、问责权的适用对象
三、问责权的行使主体及适用范围
四、问责权的行使方式
第二节 问责权的法治化制约
一、问责权的外在规范
二、问责权网状交叉问责循环系统的建立
三、问责权的内在设定
第三节 问责权法治化的基本要件
一、问责权法治化的形式要件:体系完备、程序明晰
二、问责权法治化的精神要件:主权在民原则彰显
三、问责权法治化的实质要件:问责权职、权、责相对称
第三章 问责权法治化的多维梗阻
**节 问责权法治化的时代成就
一、当代中国问责制度的发展与兴盛
二、问责权在“规定性”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问责权在“制约性”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问责权的“规定性”不足
一、人民问责权“职守”与“职权”的缺失
二、代议机关问责权“职权”的匮乏
第三节 问责权的“制约性”缺失
一、人民问责权的内在制约性不足
二、代议机关、党政机关问责权的内在制约性不足
三、代议机关、党政机关问责权的外在制约性不足
第四章 建构问责权网状交叉问责循环系统的路径
**节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关键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新定位
二、完善当代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三、提升人民代表大会对党政机关的规制能力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基础
一、契约治理社会与人民问责权的发展
二、契约治理社会生成的经济基础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中国市民社会
第三节 发展规则性文化是核心
一、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独特作用
二、规则性文化的不发达与现代公民精神的流失
三、当代中国发展规则性文化的基本思路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平,安徽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法治政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