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

壬辰倭乱-四百年前的朝鲜战争

1星价 ¥19.1 (4.9折)
2星价¥19.1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1293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13-09-01
  • 条形码:9787516129371 ; 978-7-5161-2937-1

本书特色

读到崔官教授书中作的大量文本梳理时,我想到国内可以与之比较的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韦旭昇先生。到目前为止,韦先生是我们能看到的对这段历史做了文学文本研究的人。他的《抗倭演义〈壬辰录〉研究》和《抗倭演义〈壬辰录〉》(朝文本汉文本)等,可以说是绝唱,令人叹为观止,甚至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内还没有相关的同水平同主题的研究。韦先生的工作在国内实属开山性质,不过,如果与崔官教授的这本书相比较的话,它的局限也是明显的。显然,崔官教授具有全面广泛掌握日、韩两国文献的便利条件,因此能够游刃有余地给我们展示了三个多世纪日韩两国文化交流中相互影响和变异的宏阔、美丽的画卷。 反观我们国内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显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功夫没有做足。事实上,明史中有关这场战争的记录就相当粗率,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由于明史是清朝人编的,对于当时的三国复杂关系已经缺少了切身感受,许多事件过程的记述也过于简略,甚至许多重要人物都没有列入明史列传中。由于清人不可能看到李朝实录等朝鲜王朝的不同史料,更没有机会获得日本方面的历史记录,所以许多历史事件的记录甚至是错误的。时过境迁,牵涉前朝命运的危机感也不会被新朝所感受,加之是在“外邦”邻国的一场战争,凡此种种,有清一代几乎没有什么人去整理和研究这段历史。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有了抗美援朝这个历史事件,国内才有了几本小册子记述这个历史过程,但也没有人来认真地做收集整理史料的工作。一九九零年,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出版了影印本《壬辰之役史料汇辑》,总算是国内一次出版了当事人记录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其中收录了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诸葛元声的《两朝平壤录》,柳成龙(朝鲜)的《惩毖录》,川口长孺(日本)的《征韩伟略》(晚出),算是一次“汇集”了三国史料。但这个汇辑明显存在着收录范围过于狭小的问题,不要说没有收入许多朝鲜时代的汉文史料,就连明人钱世桢的《征东实纪》也未收入。而我们国内比较系统的有分量的研究就更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原苏州师范学院的柳树人(朝鲜族)先生曾有一部遗著,《壬辰抗倭战争》于八十年代由延边历史研究所内部出版,编入了《延边历史研究》第二辑。这是国内早的一部系统完整全面研究壬辰战争的历史学著作,从此书*后的文献附录中,也能看出柳树人先生多年来的积累,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他参考了一百二十种朝鲜古籍(王室官方史录、私人笔记、文集,文献、碑文等),以及九十多种日本古籍,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国内这段历史研究的水平。此外,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军事史研究中,亦有几部史著涉及壬辰战争,其中由中国军事科学院所编写的中国军事史明代卷,算是比较详细地从军事角度对这场战争作了描述。与五、六十年代的著述相比,它利用了日本战纪,以及台湾编辑的一些史料,因此在叙述战争历史过程和细节方面,有了相当的进展,但只限于军事史方面(应该指出,它在材料的来源方面显然利用了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的工作)。在台湾,有李光涛、郑梁生等先生做的工作,包括史料的整理,收集了除中国史料外的李朝史料和部分日本史料,并且有了李光涛先生的《朝鲜“壬辰倭祸”研究》这样的专著出版,标志着台湾史学界在此专题研究上所达到的水准。李著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朝鲜李朝的汉文史料,纠正了明史与日本外纪中的许多错误,综观全书,李先生的研究立场和历史叙述角度非常鲜明,同时,受语言的限制,也未能充分地利用日本和韩国的研究成果。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崔官教授的这部著作对于我国读者来说是一个福音。他系统、全面、别开生面的研究,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进入了朝鲜/日本历史文化相互影响的观念史,器物史,传说与文学文本的衍化史,填补了一大块历史空白,丰富了我们对这场战争的历史认识,并且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近代以来的朝鲜史和日本史的种种问题。这个工作虽然来得太迟了,但实在是太有必要了。我随手举两个例子,王国维在他的论史诗二十首中曾经涉及了这段历史,但由于缺少史料,他诗中错以为碧蹄馆之战本来能够擒住丰臣秀吉。而台湾著名作家林佩芬在她的历史小说《努尔哈赤》中描写到这段历史时(当时努尔哈赤曾向明朝请缨愿意出兵入朝),完全弄错了基本史实,甚至闹出了大笑话。由此可见我们国内对于这段历史的模糊不清的认识影响有多么严重。而本书的出版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带动相应的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出版工作,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崔官教授的著作文笔流畅,娓娓道来,他非常善于讲故事,使这部内容丰富的学术著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叙述深入浅出,具有文学魅力。我相信,这些优点一定会吸引热心的读者。这当然也反映出译、校者的辛劳和良苦用心。 这本书的异质性在于令人震惊的陌生感。这部优秀的历史著作使用韩、中、日三国史料,竭力去还原一段尘封四百多年的往事。透过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细节,你可以看到一支集合在大明王朝旗帜下的“多国部队”,看到他们曾经怎样在朝鲜半岛书写过一段你甚至会感觉完全陌生的历史。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 壬辰倭乱时期,在朝鲜的请求下,明朝派遣大军援助朝鲜,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终迫使日本侵略军退出了朝鲜半岛,这场战争不仅使中朝(明朝和朝鲜王朝)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导致了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该书的中文版问世,不仅有助于中国的读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丰富对这场战争的历史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促进中、日、韩之间的文化交流。 ——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沈定昌

内容简介

  美国在近代以前的东亚历史中,中日韩三国有过三次冲突。一次是古代(公元663年)的白村江战争(又称“白江战斗”或“白江口战斗”);一次是中世(公元1274年和1281年)元朝和高丽的日本远征(元军的侵日战争);还有一次就是近世(公元1592—1598年)的壬辰倭乱。三场战争的基本构造特征,都是中国、朝鲜对日本的战争。其中壬辰倭乱起始于丰臣秀吉的朝鲜侵略,而终极目标是征服大明。战争历时约七年。这是一场全面战争,对之后东亚世界的历史、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均施予了重大影响。

目录


**部 中韩日的冲突—壬辰倭乱
 **章 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壬辰倭乱
  **节 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
  第二节 东亚的地壳变动
  第三节  诸多外籍士兵组成的明朝军队
 第二章 壬辰倭乱的展开
  **节 战争爆发之前
  第二节 壬辰倭乱
  第三节 丁酉再乱
  第三章 壬辰倭乱的影响
  **节 相互间的印象根深蒂固
  第二节  日本国内对壬辰倭乱的不同评价
  第三节 《东国新续三纲行实图》
  第四节  陶瓷战争、书籍战争、活字战争、俘虏战争
  第五节 朝鲜性理学与江户幕府
  第六节 朝鲜的关羽信仰
第二部 战争、记忆、想象力
 第四章 壬辰倭乱在韩国的文学化
  **节 文学化的背景
  第二节 实记文学
  第三节 小说文学
  第四节 诗歌文学
 第五章 壬辰倭乱在日本的文学化
  **节 文学化的背景
  第二节  与壬辰倭乱相关的短篇记录类
  第三节  壬辰倭乱系列作品(朝鲜军记物)
  第四节 近现代日本和壬辰倭乱
 第六章 与壬辰倭乱相关文学的蔓延
第三部 英雄、反英雄—以晋州城攻防战为中心
 第七章 壬辰倭乱的象征—晋州城攻防战
  **节 晋州城攻防战的起因
  第二节 **次晋州城攻防战
  第三节 第二次晋州城攻防战
  第四节 晋州城攻防战的特征
 第八章 文艺作品中的英雄
  **节  朝鲜的忠臣—金晋州(金时敏)
  第二节  近松门左卫门笔下的木曾判官
  第三节 木曾官形象的转换
  第四节  “日本的将军是三韩的狗”
 第九章 朝鲜妓女与日本豪杰
  **节 义妓论介
  第二节 豪杰毛谷村六助
 第十章 郑成功与东亚—以近松的《国性爷合战》为中心
  **节 郑成功与日本
  第二节 近松的《国性爷合战》
  第三节 近松、和藤内与壬辰倭乱
  第四节 从郑成功到和藤内
第四部 战争、国家、和平
 第十一章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壬辰倭乱
  **节 芥川龙之介和《壬辰录》
  第二节 中岛敦的历史观点
 第十二章 李舜臣将军在日本
  **节 木曾官和李舜臣
  第二节 龟船的戏剧化
  第三节 近代日本的李舜臣崇拜
 第十三章 壬辰倭乱和国家意识
  **节  “忠”文学和“武”文学
  第二节 民众和对外意识
  第三节 壬辰倭乱与乌托邦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壬辰倭乱》一书出版,堪称填补了这段历史的空白,构建中日韩三国共享的历史叙事。

相关资料

      这本书的异质性在于令人震惊的陌生感。这部优秀的历史著作使用韩、中、日三国史料,竭力去还原一段尘封四百多年的往事。透过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细节,你可以看到一支集合在大明王朝旗帜下的“多国部队”,看到他们曾经怎样在朝鲜半岛书写过一段你甚至会感觉完全陌生的历史。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       这场战争不仅使中朝(明朝和朝鲜王朝)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导致了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新组合。该书中文版的问世,不仅有助于中国的读者和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丰富对这场战争的历史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促进中、日、韩之间的文化交流。   ——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沈定昌

作者简介

  崔官(Choi Gwan),出生于韩国咸平,韩国高丽大学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比较文学比较文化专业学术博士。历任韩国高丽大学一般大学院副院长、高丽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韩国日本学会会长、人文韩国(HK)海外地域研究事业团长等。现担任韩国高丽大学日文系教授、东亚文化交涉学会会长、韩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日本近世文学、韩日比较文化、东亚学。主要著述有《文禄?庆长之役(壬辰?丁酉倭乱)》、《日本与壬辰倭乱》等。   金锦善,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副教授、教学副院长。主要论作有《论日本北海道方言向普通话的变迁》、《论日本北海道内陆方言与标准语》、《汉字、汉语词汇对日语的影响》等。   魏大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主要译著有《芥川龙之介全集》(主编兼翻译)、林芙美子的长篇小说《放浪记》、评论集《村上春树1Q84纵横谈》(合译)、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学论著《菊与刀》、铃木贞美的学术论著《日本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日本人的生命观》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