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1270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59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010127088 ; 978-7-01-012708-8
本书特色
汉学作为既定的概念,清末已经走入死角。但是其考据方法,以及效法古文经师从小学入手,说经不流于空疏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却在后世学人中引起共鸣。民国时期,是否谙熟清代汉学家们的考据方法,甚至成为学术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学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晚清汉学研究是中国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作为乾嘉汉学的延续,晚清汉学有其自身的变化和特点。《晚清汉学研究》由程尔奇所著,本书通过对晚清汉学的演进脉络与学术成就的梳理,探讨晚清汉学与其他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乾嘉意义上的汉学在晚清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汉学的考据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在清末民初更得到延续。这些又可视为晚清汉学的推陈出新,是其在衰落中的新发展。是学术文化延续的标识。令人思考。
内容简介
汉学作为既定的概念,清末已经走入死角。但是其考据方法,以及效法古文经师从小学入手,说经不流于空疏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却在后世学人中引起共鸣。民国时期,是否谙熟清代汉学家们的考据方法,甚至成为学术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学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晚清汉学研究是中国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作为乾嘉汉学的延续,晚清汉学有其自身的变化和特点。《晚清汉学研究》通过对晚清汉学的演进脉络与学术成就的梳理,探讨晚清汉学与其他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乾嘉意义上的汉学在晚清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汉学的考据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在清末民初更得到延续。这些又可视为晚清汉学的推陈出新,是其在衰落中的新发展。是学术文化延续的标识。令人思考。
目录
绪论
**章 晚清汉学的演进
一清中叶以前“汉学”语词的演变
与“汉学”概念的形成
二道光时期:汉学学理的延续与新特点
三咸同年间:汉学风气的扩展
四光宣时期:集大成与遭遇新问题
第二章 晚清汉学的地域分布与学脉传衍
一江苏、安徽、浙江地区
二贵州、云南、四川地区
三顺天、直隶、山东地区
四湖南、湖北地区
五福建、广东地区
六其他地区
第三章 汉学的新著述
一小学
二经学
三史学
四诸子学
五校雠与辑佚之学
六新著述所反映晚清汉学之特点
第四章批评与会通:晚清汉学与宋学
一宋学对汉学的批评
二汉宋会通之趋势
三“不分门户,非为调人”说
第五章 排斥与吸纳:晚清汉学与今文经学
一争论与排斥
二认可与吸纳
结语:晚清汉学的趋向
附录:晚清汉学家省区分布表
主要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节选
汉学作为既定的概念,清末已经走入死角。但是其考据方法,以及效法古文经师从小学入手,说经不流于空疏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却在后世学人中引起共鸣。民国时期,是否谙熟清代汉学家们的考据方法,甚至成为学术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学术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晚清汉学研究是中国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作为乾嘉汉学的延续,晚清汉学有其自身的变化和特点。《晚清汉学研究》由程尔奇所著,本书通过对晚清汉学的演进脉络与学术成就的梳理,探讨晚清汉学与其他学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乾嘉意义上的汉学在晚清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汉学的考据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在清末民初更得到延续。这些又可视为晚清汉学的推陈出新,是其在衰落中的新发展。是学术文化延续的标识。令人思考。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22.8¥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9.2¥39.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