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考古资料汇编-(全四册)

包邮南京考古资料汇编-(全四册)

1星价 ¥426.4 (8.2折)
2星价¥426.4 定价¥5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179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4
  • 出版时间:2013-05-01
  • 条形码:9787550617964 ; 978-7-5506-1796-4

本书特色

50年来,南京市先后有大量极富价值的考古发现,尤其以南北朝和明代为翘楚。南京市博物馆编著的《南京考古资料汇编(共4册)(精)》收集了1950年之后南京地区所有的考古资料,以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了南京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及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的成就。

内容简介

  50年来,南京市先后有大量极富价值的考古发现,尤其以南北朝和明代为翘楚。《南京考古资料汇编(1-4)(套装共4册)》收集了1950年之后南京地区所有的考古资料,以丰富的文物、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了南京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及南京古都历史文化的成就。

目录

考古揭示的南京历史——写在《南京考古资料汇编》出版之前
(一)
1. 南京市及其附近的古迹调查报告
2. 南京市文物古迹普查情况综述
3. 六合县发现一千万年以前的动物化石
4. 南京汤山葫芦洞直立人化石地点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5. 溧水神仙洞发现一万年前陶片
6. 江苏溧水神仙洞第二次发掘
7. 江苏南部旧石器调查报告
8. 江苏江浦旧石器地点调查
9. 江浦县“湖熟文化”遗址的调查——兼谈吴国早期疆域的北界问题
10. 江苏高淳县蓰薛城遗址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11. 江苏高淳县薛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12. 江苏江宁县两处古文化遗址
13. 江苏仪六地区湖熟文化遗址调查
14. 记湖熟镇发现史前遗址
15. 南京北郊发现石器等遗物
16. 南京城内阴阳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勘察情况
17. 南京锁金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8. 南京中央门外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19. 昝庙遗址内涵的初步分析
20. 江苏江宁元山镇遗址的试掘与调查
21. 南京安怀村古遗址发掘简报
22. 南京西善桥太岗寺遗址的发掘
23. 江宁汤山点将台遗址
24. 南京城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25. 南京锁金村古遗址第二次发掘的新收获
26. 江宁小丹阳镇发现古代遗址
27. 南京锁金村遗址**、二次发掘报告
28. 南京市北阴阳营**、二次的发掘
29. 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
30. 江宁湖熟史前遗址调查记
31. 江苏溧水二塘头遗址发掘简报
32. 长江下游考古工作又一重要发现——南京营盘山氏族葬地遗址的发掘
33. 高淳出土和收集的古代石、铜农器具
34. 江浦县曹王塍子遗址试掘简报
35. 江浦县桥林镇附近发现古文化遗址
36. 江苏江浦蒋城子遗址
37. 高淳发现一件西周时期铜簋形器
38. 江苏高淳发现楚国铜贝
39. 江苏江宁县发现“印纹硬陶”古墓
40. 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
41. 江苏溧水发现西周墓
42. 江苏溧水宽广墩墓出土器物
43.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
44. 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45. 江苏六合程桥东周三号墓
46. 江苏六合县和仁东周墓
47. 溧水凤凰井春秋土墩墓
48. 南京发现周代铜器
49. 南京江宁陶吴春秋时期大型土墩墓发掘简报
50. 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发掘简报
51. 南京浦口出土一批青铜器
52. 江苏“郢爰”
53. 江苏溧水县柘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
54. 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
55. 南京所出吴国之青铜器
56. 江苏溧水、丹阳西周墓发掘简报
57. 溧水县秀才墩发掘报告
58. 东汉“校官之碑”和元代“释文碑”在溧水的流传经过

(二)
(三)
(四)
展开全部

节选

  必须要重点阐明的是:这一时期和此之前的六朝其它时期不同,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目前南京还保存有一批南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这些散落分布于京畿周边的神道石刻,是我们了解南朝帝王陵及宗室王侯墓葬分布及布局的重要实物证据。因此,围绕这些地表现存的石刻而开展系统的考古工作,才是南朝古墓葬发掘的重点所在。据文献记载,南朝一代,至少有百余座帝陵、宗室、王侯墓葬的存在,由于朝代更迭频繁,战火动荡以及人为、自然的损伤等历史的原因,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墓葬已无处查寻,现存石刻的存在为我们探索这个问题提供了*理想的线索。南朝石刻现存34处,其中南京范围22处,丹阳、句容12处。南京的石刻主要分布在栖霞、江宁二区,就目前而言,1974年至1975年发掘的梁安成康王萧秀墓、1979年发掘的梁南平郡王萧伟墓、1980年发掘的梁桂阳简王萧融墓、1997年发掘的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四处,是经过考古发掘后可以确定或基本确定的墓葬。而萧。瞻墓和萧景墓、萧哄墓、萧正立墓等是经过神道碑和望柱额的文字记载而认定的。而其它石刻所代表的帝陵或王陵都没有经过考古发掘或者准确的文字考证,更不用说还有部分至今失考的石刻遗存。  从考古工作的角度而言,对这些石刻的全面认知,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准确弄清该石刻所代表的墓葬的位置、结构、平面布局以及墓主人、时代等重要元素。一千多年的风雨激荡,特别原始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变迁,使得一些墓葬仅见石刻,不见墓室,更谈不上整个墓地的总体情况。因此,对现存石刻周边的区域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样,对现存南朝石刻的规划和保护也需要考古工作者付出相应的努力。就目前来说,位于栖霞狮子冲的一组石刻,其周边地形地貌尚存,应是我们了解南朝帝王陵全面情况的希望所在。  除此,还有一个墓区的问题,现存石刻虽然分布较散,但它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造成的。按照中国古代墓葬埋葬制度,特别是帝王陵墓的制度,不同的朝代、帝王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区。一座陵、王墓有自己的墓园,多座陵、王墓就有它自己的墓区,一个朝代,它可以有一个墓区,也可以有多个墓区。在这些陵、王墓周边还会有一些陪葬的贵族墓葬存在,这是一种基本的规律。将这些已知的墓葬摆在一个大范围内,根据墓葬地点、等级、分布特点等情况进行综合的平面分析,辅之于历史影像和原始地形地貌图,是可以逐步解决陵、王墓区这一问题的,这也是考古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和历史责任。现有六朝石刻的分布可以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位于丹阳一带应是萧齐时期的一个墓区;位于南京栖霞甘家巷一带应是萧梁时期的一个墓区,其余石刻存在的地区的情况还需要有更多的考古资料来补充和考证。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