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分
包邮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豆瓣8.2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606909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13-11-21
- 条形码:9787536069091 ; 978-7-5360-6909-1
本书特色
◆轻松有趣、扎实有力,锁定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本书首次从清王朝权力斗争与政治博弈的角度,深度剖析晚清帝国的灭亡真相。
◆其中的历史细节,残酷血腥,匪夷所思,荒诞绝伦,令人瞠目结舌,唏嘘不已。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但是,当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内容简介
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民众普遍失去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利益集团垄断资源,官场腐败已达极点。
然而,甲午惨败后势在必行的戊戌变法,却以光绪皇帝在宫廷权斗中不敌慈禧太后,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收场;而慈禧太后和皇族权贵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受西方势力威胁,竟然利用民间势力义和团向十一国开战,却险些为大清招来了灭顶之灾;危亡之际,统治阶层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随着清末新政步步推进,变革进入了快车道:振兴商务、废除科举、兴办西学、改革官制、修订新律,乃至推行宪政,组建内阁。
清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密集变革,几乎尝试了当时所能进行的所有变革方式后,依然无法扭转大清急转直下的国运。变革陷入了无尽的利益算计和权力斗争的困境中。
翻开本书,作者为您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晚清*后十八年国运急转直下的政治必然。
目录
第二章:袁世凯与李鸿章的**次会面
第三章:明治维新,日本崛起
第四章:清日两国战前军力对比
第五章:牙山湾海战,清军强舰不战而逃
第六章: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
第七章:海战爆发:世界第六大舰队屡犯低级错误
第八章:独升帅旗,邓世昌以孤舰对抗日本海军
第九章:强大的北洋舰队何以一败涂地?
第十章:安东沦陷,日军史上首次跨过鸭绿江
第十一章:摩天岭阻击战,清军唯一一次胜仗
第十二章:旅顺失守,大清*强防御体系被轻松突破
第十三章: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后一丝希望被党争掐灭
第十四章:战败的根源:为什么大清不能打一场持久战?
第十五章:《马关条约》:赔得远比纸面上多
第十六章:*强抵抗!台湾孤岛抗日
第十七章:日本间谍的结论:大清全民腐败!
第十八章:从贵人到太后:26岁慈禧掌控中国
第十九章:戊戌变法:光绪和慈禧的权力博弈
第二十章:自救变法在百日内无疾而终
本部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仅甲午战争看过的史料就不下百种。经过没日没夜的三年苦写,终于著成长篇历史读物《大清灭亡启示录(1894—1911)》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