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距北京旧城

包邮微距北京旧城

1星价 ¥20.7 (3.6折)
2星价¥20.7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2961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302296119 ; 978-7-302-29611-9

本书特色

《微距北京旧城》(作者朱文一)揭示了当代北京旧城空间存在的五个方面的特征:**,当代北京旧城空间处在变化之中,是所谓现在进行时态的空间:旧城中的很多地块正在建设中,空间发展构成了主旋律。第二,当代北京旧城空间中,建筑及空间的形式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无奇不有,空间类型相当齐全。第三,旧城空间品质良莠不齐,精致和低劣品质的空间鱼龙混杂、共处一地。第四,北京老城故事多,空间中呈现生活百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美态和丑态、雅态和媚态、常态和病态等多态共存。第五,从建筑的建造过程来看,当代北京旧城空间如同一场演示各阶段建设的展示秀。建筑基础大坑正在开挖,建设中的脚手架正在搭建,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立面装修正在进行:建设中遇阻碍的建筑处于停工中,刷满”拆”字、人去楼空的建筑正等待爆破,写满广告并长时间搁置的伪烂尾楼正在出租:还有,居民自建或私搭乱建正在进行,各种市政基础设施正在施工.等等。总体上,当代北京旧城空间立体丰富、多姿多彩,乱象中见活力、无序中显规律。

内容简介

《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7):微距北京旧城》以“微距空间随机取样”研究方法,对北京旧城中87个地块进行了共时态研究,以此还原了当今北京旧城的整体空间状况;为更全面、更准确、更客观地认知当代北京城市空间提供一种研究视角和平台,探索了整体提升北京旧城空间品质的理论和方法。   《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7):微距北京旧城》适合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

目录

序言 微距下的真实
目录
混搭
“死地”
人来人往的商贸空间
留园
少见的护城河
进不去的街头绿地
小绿地大世界
车吃人
街道空间决定城市品质
篮球场的悲剧
远离“静土”的课室楼
城区中的“废地”
“钢架”胡同
槐柏树街话市树
细致的设计悲催的结果
城市失忆
江山如此多“交”
空间阻隔
“话题”立交桥
寂寞的绿洲
“临时”建筑
普通建筑
逝去的武定侯宅
原生态空间
马路上的大槐树
三块板道路
胡同故事
胡同“名”垂青史
隐藏的基础设施景观
居者有其屋是不够的
大杂院
串连购物空间
街道的失落
停车场及监督亭
我拆一我拆一我拆拆拆
“919”的困惑
陶然众乐乐
高效率的操场
机动车交通与1日城刀
“”空间
神秘的空间
北海边的念珠
珍惜既有的“有序”
宏大广场的日常活动
栏杆的故事
保和殿
转换功能的寿皇殿东配殿
运送垃圾
杂院
封闭的单位
兼容并蓄
封闭的文物建筑修缮
胡同的消失
胡同游
不可调查的调查
世遗和奥遗
精心设计微环境
名人故居保护
矛盾中求保护
没(煤)有污染
四合院旅馆
空间分割
旧城中的高架桥
环割树木
城墙遗址公园
严格管理之道
走向荒芜的胡同
“坑”
领域感的形成
地铁口
十字路口
空载出租车
*后的南城
五岔路口
单位大院
井盖
空间兼容性
空间的可识别性
宠物空间
垃圾桶
标志性空间
首都“国境”
报刊亭
高深莫测的地块
寂静与喧嚣
交通标识及分隔带
丁字路口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文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课程教学及创作实践,主持当代北京城市弱势空间课题研究20年;出版《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等13部著作,发表文章185篇:建筑作品和研究成果获得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行业协会奖励以及国际竞赛大奖.、他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长、《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中国代表等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