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工程改善方法及案例精选:How to be a better IE

包邮工业工程改善方法及案例精选:How to be a better IE

1星价 ¥24.5 (7.0折)
2星价¥24.5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0715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13-11-01
  • 条形码:9787510071577 ; 978-7-5100-7157-7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三位作者多年来的IE工作经验和对IE的深刻理解, 全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穿插了许多图片和表格, 纳入一些仿真及基础IE应用软件的介绍, 创造性地尝试以时间(从新产品导入到量产阶段)和空间(从点到整个系统)两个维度去解读工业工程的运用。第1章重点介绍了IE的基础和系统, 第2章和第3章以产品导入到量产这个主线介绍了相关的一些IE工具和方法。 第4章分别针对不同视野下的问题, 介绍了4个综合的改善案例。

内容简介

《工业工程改善方法及案例精选》内容简介:基于工业工程的改善活动,*基本的是方法改善(动作、程序)和时间标准化建立、生产线改善(线平衡)、布局改善、作业现场改善、设备维护,等等。《工业工程改善方法及案例精选》的特点是按照改善的视野从小到大进行介绍,如1米视野内的工位改善活动—方法与时间研究,10米视野内的改善—生产线平衡与改善,100米视野内的改善活动—布局改善与产能提升,1000米视野内的改善—价值流分析与系统改善,10000米视野的改善—供应链及非生产领域的改善。

目录

绪言
推荐序
自序一
自序二
**章 IE体系1
1.1 T业T程的定义和体系2
1.2基础IE4
1.3系统IE16
1.3.1信息技术(IT) 17
1.3.2流程改善21
1.4精益生产25
1.4.1精益基础25
1.4.2精益之路28
1.4.3看板拉动33
1.4.4精益指标50
1.4.5精益案例51
第二章 新产品导入阶段59
2.1作业指导书的制订60
2.2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72
2.2.1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框架体系72
2.2.2七种常用的方法研究的软件分析72
2.2.3 PTS时间研究80
2.2.4秒表测时法87
2.3标准时间89
2.3.1标准时间的定义和作用89
2.3.2标准时间的计算90
2.3.3标准T时的修订92
2.4产能规划的流程和计算方法92
2.5生产线配置和布局99
2.5.1生产线配置和布局的案例99
2.5.2生产线的柔性和快速组合102
2.6报价和制造成本分析108
2.6.1直接人力成本109
2.6.2间接人力成本110
2.6.3设备折旧111
2.6.4设备维护费用113
2.6.5厂房设施折旧113
2.6.6制造成本的计算114
第三章 量产阶段117
3.1 5S和目视管理118
3.1.15S和目视管理的简介118
3.1.2 SS和目视管理的作用121
3.1.3推行要领123
3.1.4可视化工厂128
3.1.5案例129
3.2 TPM136
3.2.1简介136
3.2.2 TPM的效果和指标137
3.3 0EE系统的建立139
3.3.1 0EE简介140
3.3.2 0EE系统的建立14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江栋,大连理工大学工学学士、中山大学MBA、六西格玛黑带,在日资、美资、港资等世界知名企业从事IE和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善工作达16年,现为某世界500强美资企业中国区精益经理。曾在业界排名**某日资电子制造企业。先后担任和代理生产、IE等部门经理、高级经理近10年,并长期负责该企业大中华区15家工厂的IE效率提升和价值流改善。帮助各工厂建立、培训IE团队,提供精益诊断咨询和项目指导。 陈志光,工业工程学士、工业工程硕士,在外资企业直接参与和领导工业工程部门工作达15年。现为某跨国公司运营总监,之前曾先后担任过三家在各自行业位列全球**的超大型制造企业高级IE工程师、IE经理和中国区IE经理,拥有丰富的IE实战经验,曾统筹中国大陆区域内各分厂所有IE部门的各项工作标准的制定、*佳实践的建立和精益生产的推行。 胡斌平,六西格玛黑带,直接领导和参与工业工程部门近10年。历任IT/IE/ME/QA经理、生产总监、厂长,现为某公司工业工程事业部总经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