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勄文集-(全三册)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张勄文集-(全三册)

1星价 ¥240.8 (4.3折)
2星价¥235.2 定价¥56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值得推荐的书

这套书一直想买,听好几个同事推荐,提前囤货了,自己都看得津津有味

2022-11-13 15:00:5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0384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全3册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01038442 ; 978-7-5010-3844-2

本书特色

大16开精装,南京博物院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
张勄,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曾主持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兴化南荡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无锡阖闾城遗址等地的考古发掘
整理前辈学人的学术成就与传承脉络,介绍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治学方法,使之作为系统的历史文献资料保存下来,以成为后人获得知识、方法与灵感的重要源泉

张勄,1951年生,安徽寿县人。1982-2012年在南京博物院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兴化南荡遗址、高邮龙虬庄遗址、无锡阖闾城遗址和丹徒北山顶吴国贵族墓、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的考古发掘;研究方向为江淮东部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宁镇地区青铜文化和吴越文化。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编著出版考古发掘报告3部和专著1部,发表考古发掘报告和研究论文100余篇。

本书集中了作者数十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心得,收入80余篇论文。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包括六部分:
一、 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
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
三、长江下游青铜时代的考古与研究;
四、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考古与研究;
五、江苏汉唐时期的考古与研究;
六、与考古学相关的杂文杂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南京博物院编辑的“学人丛书”之一部,集中了作者数十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心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包括六部分:一、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三、长江下游青铜时代的考古与研究;四、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考古与研究;五、江苏汉唐时期的考古与研究;六、与考古学相关的杂文杂谈。

目录

凡例总序自序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高邮龙虬庄遗址的发掘及其意义江淮东部地区古文化的初步认识江淮东部原始文化初论试论龙虬庄文化江淮东部的原始稻作农业及相关问题的讨论高邮龙虬庄遗址原始稻作遗存的再研究高邮龙虬庄遗址史前人类生存环境与经济生活龙虬庄遗址与环境考古学从“青莲岗文化”的命名谈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的相互关系青莲岗文化的回顾与反思——兼论考古学文化区与民族文化区的相互关系功能分析法在考古类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龙虬庄: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为例简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文化系统”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与研究兽面纹与饕餮纹治玉说句容城头山遗址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线性工具开料之初步实验——玉器雕琢工艺显微探索之一江苏阜宁陆庄遗址江苏无锡鸿山邱承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邱承墩遗址史前双祭台初识——兼谈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红山与良渚——玉器形态与原始宗教形态相互关系的再思考关于环太湖地区原始文化的思考长江下游青铜时代的考古与研究江苏兴化戴家舍南荡遗址虞舜的南巡狩与句吴的发端有虞与句吴华夏文明起源的假说南荡遗存的发现及其意义江苏高邮周邶墩遗址发掘报告江苏丹徒赵家窑团山遗址试论点将台文化宁镇地区青铜文化谱系与族属的研究宁镇地区青铜文化研究殷商时期的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考古与研究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吴王余昧墓的发现及其意义关于吴文化的几个问题吴国都城初探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鸿山越墓的发现与越文化的再认识越史小考越国玉器的等级研究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附录:“比较研究法”在吴越贵族墓葬甄别研究中的应用江苏汉唐时期的考古与研究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江苏江宁县张家山西晋墓考古学与神话学的碰撞——从沂南汉墓画像中“羽人”与“大傩”的讨论谈起六朝怪现象之剖析刘宋《明昙憘墓志铭》考略梁代的井阑铭刻梁代的井阑刻铭书风之管见仪征古井阑《泰州重展筑子城记》浅识与考古学相关的杂文杂谈青墩陶器杂谈薛城遗址的发现与古芜湖文化区龙虬庄陶文的发现与殷商甲骨文之源——浅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从史前陶文谈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破山口青铜器三题宜侯矢簋轶事江苏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丹徒考北山四器铭考南陵出土的攻敌王光剑再考攻敌王光剑跋阖间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其保护设想镈钟与锌于鸿山越玉赏析鸿山越墓出土礼器概说鸿山越墓出土乐器概说鸿山越墓出土玉器概说在“镇江文物精华展览座谈会”上的发言在“苏鲁豫皖考古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在“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读《赵陵山:1990~1995年度发掘报告》有感读《皖南商周青铜器》有感序《常州新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序《淹城探谜》序《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序《刘志洲山岩画谜踪》序《林云志书法篆刻作品选》新思维·新方法·新课题——“吴越考古”专栏开栏语句吴赞大越雄风安吉颂岫岩玉评述《龙虬庄》后记《邱承墩》后记《功能分析法在考古类型学研究中的应用》补记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作者简介

作者张敏是南京博物院资深研究员,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工作几十年,在学术界享有一定声望。曾担任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南京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