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研究

包邮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研究

1星价 ¥18.6 (4.9折)
2星价¥18.6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411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13-10-01
  • 条形码:9787550411555 ; 978-7-5504-1155-5

本书特色

涂智寿编著的《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研究》围绕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这一主题,运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通过研究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路径方法,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寻找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建立起一个基于信息化基础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为制定基于信息化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这一主题,运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通过研究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路径方法,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寻找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建立起一个基于信息化基础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为制定基于信息化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目录

**章 绪论一、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三、信息化发展的三阶段性四、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五、信息贫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章 我国信息化发展概况一、信息化概述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环境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四、我国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五、我国信息化的类型六、我国信息化发展特点七、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八、信息化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相关理论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二、西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概述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含义四、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特征五、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内容六、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七、我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九、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四章 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与比较一、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方法三、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四、中国与世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国际比较五、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的国内比较六、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对策建议 第五章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一、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机制结构模型三、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四、基于多维灰色理论的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五、区域经济发展对信息化的双向影响效应六、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六章 信息化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一、信息贫困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非均衡性…… 第七章 实施信息化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